“毒生姜”给我们的警示

2013-07-17 | 日记本:《个人日记》

“毒生姜”给我们的警示

毒生姜,即有毒的生姜。一般是因为部分不法菜农、商贩为了谋取商业利益,而在种植、加工等过程中非法使用剧毒农药。如2013年5月被曝光的神农丹姜(为了杀虫、提高亩产量),之前用硫磺熏制的生姜(为了使姜颜色娇黄)、六六粉姜(为了保险,在翌年高价之时出售)。

农产品直销(从种植户不经过任何质检直接到消费者手里)是我国农村和中小城镇的一种习以为常的贸易方式。有的虽然经过二道商贩的转手,但也没经过任何质检环节就直接进入消费者家里。本来一贯老实巴交的农民,把农副产品辛辛苦苦运到城里,摆摊设点销售,以质好价低赢得了城里人的亲睐,大多数城里人现在仍然觉得直接从农民手中买东西放心。可为什么会一再出现有毒农产品呢?都是城里人逼得!

听到这样的结论,城里人百分之百会骂我。我不是专为挨骂写这些文字的,更不是吃饱撑的没事干专门标新立异。实在是如鲠在喉,觉得非得替农民说点什么才更觉心安理得。

请让我把话说完。众所周知,农产品的质量好坏不是决定于品相,品相好坏也完全不由种植者决定。我国的农民还处于靠天吃饭的初级农耕时代,让他们每年都卖质量又好,品相又好的产品根本不可能。农技人员能够帮助他们做到这一点吗?答案大家心知肚明。可城里人哪个愿意买品相很差的农产品?每年只靠这些产品吃饭的农民,遇到特殊年成,生产的产品品相都不好,该怎么办?读到这里,对以上的观点还会存异议吗?

其实,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的是农技人员、种子培育部门、农药生产部门、销售商贩以及仓储运输单位。他们让农民逐渐注重产品品相,获得了意外的高收入,就会群起效仿。有的是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的,也有的是用极端的手段解决的。前者质量有保证,但投入多,收效还不太明显。后者投入少,收效高,但质量会出现问题。我们用两类产品做个比较。一类是树上结的果实,如桃子,红枣;另一类是土里长大的块茎类果实,如地薯和姜蒜。要想水果类产品受到欢迎,就得在土壤结构,水肥管护,种子嫁接等多方面做文章,是一项系统工程。即使这一系统工程尽善尽美了,天公稍一不顺心,一切努力都会付之东流,农户就会血本无归。同样,块茎类对土壤、种子和水肥的要求更高,对管护的要求也近乎苛刻。但这些做到了,同样未必就能如意。怎么办?只能走极端路线。一是农药,而是肥料。使用作用明显的农药尤其得到农民的认可,加上一些所谓的有机肥,喷洒后生长极快,长相又好。可谓一本万利。农民何乐而不为?这就有了不生虫子的瓜果蔬菜,这就有了体大块肥好看水灵的果实。拉到市场上,不明就里的城里人就会抢购,卖得又快,价格又高,农民收入可想而知。

还有更值得注意的问题。农民种田,会受到很多方面的“盘剥”。一是种子,往往是价格高了,出芽率未必高,农民正常每亩需要五斤种子,这样的话就得买十斤甚至更多。浇一亩水本来只要一个水井半个小时就够了,结果电压低,水泵小,吃水浅,浇地时间增加了几倍。化肥本来一百元一袋,结果被人垄断,就成了每袋180元。直接销售给城里人每市斤可卖1元,结果被乡或者村的收购蛇头垄断,每斤只卖了7角。本来农民自己雇用大车吨公里4元,结果被绑架进某个团伙,吨公里花了6元钱。左扣右折,每亩纯收入由700元变成了400元。

以上事情,农民们都认了,可遇到年成好,收获多卖不出去愁死人;遇到年成不好,质量差卖不出去愁死人。物流不畅以及亏年无偿才是老百姓的心祸。

所以,农产品销售信息平台真正起到科学规划、合理调节、随时应对的作用至关重要。农业技术,科学实验成果的有效推广是关键环节。然后是国家收购、政策补贴和保险赔付等随时跟进,是不让农民有后顾之忧的基本保障。各地都建设农户专柜,既要让农民自觉维护自己的信誉,又能保证所有的产品都是在检验检疫全覆盖后上市销售。所有的人都既要正确解决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上存在的问题,又能尊重和维护农民为全体人的健康而作出的努力。最后,全国形成一种科学合理的消费趋向,从维持生命状态,保障生活质量,致力身体健康,维持全国农产品产供销等良性循环的状态,在全国形成种植养殖的科学生态环境。那样的话,农民还会把毒药放进别人的碗里吗?

更多相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