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成都武侯祠的作文700

2017-07-06 17:10:17 共有4个回复

国庆节到了!碰巧干爹去成都出差,妈妈就决定让我和干爹一起去成都,听到这个消息,我非常高兴,因为又可以去旅游了!

坐飞机和高铁来到成都后,游了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三个地方。其中,杜甫草堂让我的印象最好,决定写出来了。

我们进去杜甫故草堂后,先看到一个很大的坑,里面有很多东西。导游阿姨详细的介绍了那坑的历史,说那原来是杜甫的村落。还介绍了一些杜甫的历史。我好奇的看着,这里有很多历史资料,还有许多文物,比如镜子、棋子、碗等等,这些都很破旧,都快看不出来了。

接下来,就是去看杜甫的草屋。到了那里,我们发现那草屋很新,不像破旧的样子。导游阿姨说由于杜甫后来走了,草屋年久失修,已经倒塌了,这是按照杜甫后来书里写的造的。旁边还有课很高很高的树,拍都拍不下来,简直比两层楼还高。

最后,就是去看杜甫的雕像了。到了那里后,我才看到雕像的样子。雕像是一个老人,坐在椅子上,眼睛闭着,好像闭目养神。旁边还有很多诗人的资料,比如李白、屈原、杜牧等等。介绍完这些,参观就算结束。

参观结束了,我走出大门,心里还在回想刚才的情景。这次杜甫故居之旅,让我知道了许多知识和文化。在这里,我还想给大家欣赏一首杜甫的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这次游杜甫草堂,我学到了许多知识,景色的美也让人流连忘返。杜甫草堂,下次有机会,我一定还来!

红太阳实验小学六年级:戴瀛铤

武侯祠听松涛

武侯祠听松涛“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游历成都武侯祠时留下的诗句。当年他若来到南阳武侯祠,看到南阳武侯祠古色古香的美景,诵起诸葛丞相“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的前后《出师表》,定会发出更加深沉的感叹。身为河南南阳人,今日第一次来到卧龙岗,我怀着难言的敬仰、肃穆的心情,参观名震天下的武侯祠堂。天气是响晴响晴的,没有一丝云彩,但远观武侯祠,松柏成林,松涛阵阵,滚热滚热的心情竟然没来由的清凉、淡薄下来了,难道,是诸葛武侯的英魂在默默镇守着它?南阳武侯祠,又名诸葛庵,位于南阳市西南的卧龙岗上。它是古人为纪念三国时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诸葛亮躬耕于南阳而修建的一所祠堂。南阳卧龙岗初建于魏晋,盛于唐宋。刘禹锡有《陋室铭》曰:“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李白《南都行》:“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可见唐代卧龙岗已成为著名的人文景观。该祠元初毁于战火。元大德二年(1298年)南阳官府出资大规模重建,于延佑二年(1315年)增设孔明书院。可惜,元末明初,又焚于兵祸。至明成化年间,又将“孔明书院”恢复。以后又经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崇祯历代修缮。公元1528年,明嘉庆皇帝特赐给南阳武侯祠“忠武”庙额与祭品。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南阳郡守罗景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整修和扩建。在这次施工中,发现前人咏卧龙岗十景石刻一块,罗景根据这块石刻,进行复原。今日武侯祠主要建筑布局,仍保持了明末清初的形式。现在武侯祠现存殿堂房舍267间,主要建筑由东向西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分前后两重,从山门至大拜殿,左右两廊为前部,是人们祭祀诸葛亮的场所。后部的茅庐、古柏亭、野云庵、躬耕亭、伴月台、小虹桥、抱膝石、老龙洞、躬耕田,是根据诸葛亮“躬耕”时的生活起居兴建的纪念性建筑物。最后是宁远楼,亦名清风楼。山门之外有“诸葛井”和“澹宁读书台”。左侧院有关张殿、三顾堂等。台下有诸葛书院。整个卧龙岗占地12万平方米。“千古人龙”金字匾额的山门是武侯祠的起点建筑。拾级而上,穿过镌刻有“汉昭烈皇帝三顾处”石碑坊和仙人桥,迎面就是祠院的主体建筑--大拜殿。殿内塑有诸葛孔明像,纶巾羽扇,神态飘逸,俨然如生。两侧是其子诸葛瞻、其孙诸葛尚的塑像。大殿外的卷棚内匾额、对联琳琅满目,两壁间还镶嵌有历代文人名士的笔迹石刻,真、草、篆、隶,各具特色。过了大殿,就是蓬松如伞、古朴美观的诸葛草庐。诸葛草庐,亦称诸葛庵,现今的茅庐系砖木结构,八角挑檐,外围有八角回廊,屋顶覆盖茅草。茅庐正门上悬挂郭沫若书的“诸葛草庐”匾额。据说这就是诸葛亮当年隐居攻读的地方。诸葛草庐的左侧是野云庵,这是诸葛亮会友的地方。野云庵,进深三间,门两侧砖刻“云归大漠随舒卷,门对寒流自古今”对联。其外装饰以苍松、仙鹤砖雕。相传他和他四个密友博陵崔州平、颖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徐庶徐元直常聚于此,讨论诗书。草庐的右边是一个古柏亭。如今,柏已不在,诸葛英名却依旧为人念怀。再往前走是伴月台。人家说诸葛亮能掐会算,真乃神人。其实他不是神,他只是熟读百书,谙习天文地理而已。赤壁之战中的借东风,并不是他真能借,而是因为他早已观测天象,知道东风将至。入祠继续往前走,不久便来到了“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澹宁读书台,诸葛亮的满腹经纶就源出于此。儒道两股思想贯穿了诸葛一生。他出山之后,自然是儒家思想占主流。他为了汉代江山,南征北战,戎马一生。但从他出山之前对他弟弟的嘱咐“吾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于此,勿得荒芜田亩。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可见,道家的出世思想还是一直左右着诸葛亮的。武侯祠右侧有清同治年间新增设的庭院,这是为纪念刘备三顾茅庐而特意修建的。庭院后面建有三顾堂,内有刘备、诸葛亮大型塑像。武侯祠的另一大景观就是排列有序的400余块碑碣石刻,在全国诸多武侯祠中当属首位,被誉为“卧龙碑林”。其中岳飞手书的《前后出师表》碑,可称得上是“三绝”碑。据碑跋称,宋绍兴八年(1138年),岳飞遇雨夜宿卧龙岗,感慨万千,挥泪手书《出师表》,以抒胸臆。所谓“三绝”,一为文章绝,出师表为千载名篇;二为书法绝,岳飞的书法可谓苍劲峭拔,龙飞蛇腾,尤见忠武之气流于笔端;三为刻工绝,宛如手书。三者结合,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参观武侯祠在一个半天中不知不觉过去了,回望渐远的祠门,感觉半天中好像看过了一个王朝的兴衰历史。诸葛亮虽有盖世之才,可惜三足鼎立之势刚形成,他便因病而逝,空留一腔遗恨。正如诗言,“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但是,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把他满腔的智慧与忠心造就了他万古留芳的贤相之名。两千年来,诸葛亮早已成为智慧的化身深入人心,他的存在是中国历史与华夏民族共同的骄傲!晁陂蒙中七三班王阳教师手记:碰触风姿绰约的河南文化正如余秋雨所说:河南是中华文明的见证,只有身在河南,才能真实触碰中原文化最蕴积深厚的那一层,只有亲眼所见,才会抵消狭隘的偏见误解,发现河南这片中原大地上的活力与脉搏,这次河南行,让我真正找回炎黄子孙的坐标点。本文重点介绍了“武侯祠”这一南阳著名景点,把卧龙岗上的风景描写的生动详尽,偌大一个武侯祠堂跃然纸上,让人有种想去一观古人遗风的冲动。该生写作过程中,在老师的指导下,查阅了大量的河南文化,特别是南阳文化的文献,归纳,总结,选取“武侯祠”做为自己的写作着眼点。其实,河南省的文化厚重如浩瀚烟海,不胜枚举。河南地处中原地区,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历史上,河南长期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河南,中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四个,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殷商古都安阳和商城郑州。悠久的历史为河南留下了极为珍贵和丰富的文物古迹,历史学家称河南为“中国历史博物馆”。河南地下文物和馆藏文物均居全国首位。这里有记载着人类祖先在中原大地繁衍生息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仰韶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有“人祖”伏羲太昊陵、黄帝故里和轩辕丘;有最古老的天文台周公测景台;有历史上最早的关隘函谷关、最早的禅宗寺院白马寺;有以少林武术发源地名扬四海的“中国第一名刹”嵩山少林寺和闻名中外的相国寺,等等。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分别于2000年和200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河南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如古代哲学家、思想家老子、庄子、墨子、韩非,政治家、军事家姜子牙、苏秦、岳飞,科学家、医学家张衡、张仲景,文学家、艺术家杜甫、韩愈、白居易、司马光,佛学家玄奘等等。他们都为华夏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中华民族的杰出代表,也是河南人民的骄傲。河南是中国姓氏发源地最多的省份,是台湾70%的客家人,48个姓氏的祖居地。近年来,海内外华人来豫寻根者络绎不绝。中国书法名扬世界,身为中国腹地,河南的书法艺术更是不能忽视。殷虚“甲骨文”是我国目前的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信阳竹简章法独特;新莽铜嘉量铭风将雄放,袁安碑为汗篆上乘之作;张景碑是含代隶书碑刻中的精品;中岳嵩高灵庙碑,率真古拙,奇肆粗犷颇多自然烂漫之趣……河南不仅书法艺术闻名全国,而且戏曲艺术更是祖国戏曲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苑。豫剧唱腔独特,有浓郁的风土气息,不仅深受河南人民的喜爱,也受到全国人民的欢迎。在豫剧的发展过程中,涌现了一批响誉全国的艺术大师:常香玉,海诗池……他们把豫剧推上了久违的舞台,他们唱响了河南的艺术,唱遍了中华,他们的无私奉献,他们对戏曲的热爱,无不体现了豫剧乃至河南戏曲艺术的无限魅力。说到戏剧,就不得不提到《花木兰》,它如今已成了家喻户晓的段子,在世界也引起了一定反响,美国还拍了动画片版的《花木兰》。它集中体现了河南人民先进开明的思想,也使河南文化从山坳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表现了木兰真诚的孝心和坚强的意志,使木兰这一女儿身变成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此外,蕴含着丰富文化内容的郑州少林武术节、洛阳牡丹花会、开封菊花节影响巨大,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客商的到来。还有,河南的豫菜也是为人称道的一绝,它的特点是:中、和。因为其地处中原,并且在口味上,酸甜苦辣取其中,极具地域和文化的综合魅力。综上所述,河南的文化可以用八个字来约略概括,那就是:文武双全,秀色可餐!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诸葛亮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诸葛亮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诸葛亮河南省南乐县谷金楼中学七年级(1)宋天阳辅导老师:晁会英我最喜欢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了。《三国演义》塑造了诸多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如忠勇双全的关羽,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老奸巨猾的曹操.....其中我最敬佩与崇拜的那就要数诸葛亮了,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神机妙算、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吧!我们的语文课本里曾经有《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周瑜借曹操之手杀了曹军水军将领蔡瑁、张允,心中十分得意。但他又担心这件事情骗的了别人,骗不了诸葛亮,于是派鲁肃前去试探。谁知诸葛亮不仅知道蒋干中计、曹操上当的事,还对鲁肃的来意也一清二楚。鲁肃回去如实向周瑜汇报。周瑜大吃一惊,心想诸葛亮真实料事如神,一定要想法杀掉他!第二天,周瑜召集众将领商议军情,要诸葛亮也来参加。周瑜在会议上请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十万之箭,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就够了。周瑜心中暗暗高兴,心想诸葛亮这下死定了。诸葛亮对鲁肃说:“周瑜让我三天之内造十万之箭,分明是想让我死啊,只有你才能救我一命!”诸葛亮让鲁肃帮他准备二十条船,每只船配三十个士兵,船上用青布帷幔掩盖严密,船两边各扎五六百个稻草人。第三天,诸葛亮请鲁肃去取箭,鲁肃很疑惑。诸葛亮传令让军士把船全力向北岸进发。这时,江上大雾弥漫,仿佛笼罩着一层轻纱。船队悄悄驶进曹军水寨。诸葛亮吩咐把船一字排开,就在船上擂鼓呐喊。鲁肃吓得脸都绿了,忙说:“快停!快停!曹军要是一出来,我们都没命了!”诸葛亮笑着说:“放心!曹操虽有谋略,但疑心太重。他见如此大雾,担心有伏兵,绝不会轻易出击。”再说曹军突然听到擂鼓和呐喊声,吓得乱作一团。曹操到江边一看,只见大雾弥漫,什么也看不见,江中长长地一只船队,似有千军万马。曹操说:“不许出击,只用乱箭射击。”于是曹军一万多将士拼命朝江中放箭,江面上万箭齐发,好像一场大雨从天而降。曹军越射越起劲,不一会,船上的稻草人身上插满了密密麻麻得箭。东方渐渐发亮,浓雾散去,诸葛亮下令开船返回。又让船上士兵齐声呐喊:“谢谢丞相送箭!”曹操这才明白上了当,气得要死。回去后,鲁肃向周瑜报告此事,周瑜叹息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他呀!”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非常敬佩诸葛亮呢?通过这一篇课文,我充分认识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诸葛亮一生为蜀国,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仅如此他为官清廉,死后财产只有薄田十五顷、桑树八百株。作为执掌国政十余年的一国宰相,实在是少得可怜。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功绩纷纷建立祠堂来纪念他,最有名的当属四川成都的武侯祠了。祠内古柏苍郁,殿宇雄伟,这里也有一副对联,是赞颂诸葛亮在蜀川的功德的:“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伐志能尊教受;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此外,还有“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对联虽然只用了短短的十个字,但很准确的记述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赞颂了他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为万古流芳的大忠臣,诸葛亮神机妙算,是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了!诸葛亮的光芒之中最为绚烂辉煌,须仰视才可见的那部分,便是他对于自己的理想不屈不挠、为之奋斗直至生命最后一刻的执着,这也是我最该向他学习的地方。

张啸峰简介

1. 基本资料:

出生日期:1998年8月6日.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就读学校:成都市武侯区龙江路分校五年级二班

2.个人介绍

在我们美丽富饶的川西平原,只要一提起”三国圣地”—武侯祠,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我很幸运在武侯祠旁边的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分校生活学习。我是五年级二班的学生,担任我班宣传委员,起到了班级与学校上传下达的作用,我是班上同学心中的聪明的“智多星”,我还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我个子不高,长得也不胖,有一头乌黑光亮的头发,弯弯的眉毛下有同学向往的又高又翘的眼睫毛,还镶嵌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

3.个人爱好

我的兴趣爱好方面: 围棋,游泳、爬山、旅游、骑自行车、打羽毛球、轮滑、绘画、主持等。

我还有着非常广泛的业余爱好,尤其是画画。平时我看到可爱或者美丽的图片我就爱不释手,就想把它们画下来,虽然我的画还不是非常好,但是我从中得到了很大的乐趣。我还常帮老师办黑板报,锻炼自己的绘画水平,我想让自己成为一个多才多艺的人,希望自己将来能在各方面都有所成就。

4.优缺点

优点:在家里认真预习、复习功课。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我都认真完成,计算数学的时候,我会多用草稿纸计算几遍,才会写上作业本,保证万无一失;团结同学,和同学友善相处,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在学校主持过集体朝会。有个性、有主见、独立能力强,一步一个脚印,稳健实现自己的目标。

在家里,我是体贴妈妈的乖儿子。如:妈妈工作忙的时候,我会帮妈妈洗衣服、打扫房间,做我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有一次,妈妈出差在外不在家,我担负起了照顾自己的责任,我饿了,就赶紧行动了起来。看了看家里只有面条和肉渣,于是我就做起了肉渣面,

这是我第一次独立为自己下面吃,但我很怕火,害怕热水烫伤我,我又看了看自己饥饿的肚子。锅里的水沸腾了,面浮了上来,不一会,香喷喷的面出锅了,看着自己亲手煮的面,我惬意极了,妈妈回来后,看着我吃着煮熟的面,表扬我说:“你真的长大了,真棒!”,我听了后,心里美滋滋的,我暗暗下定决心,以后我要更加孝敬我的父母,成为他们的骄傲!

在家里爸爸妈妈爱我,在学校里有校长、老师和同学们关心我,教育我,为了答谢关心我的人,我只有更加努力地学习,不断完善自己,才不会辜负他们对我的期望。

我爱我们的学校,更爱那些为了我们的成长而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老师

缺点:考试时不仔细,就拿语文和数学来说吧,语文会写的字,在考试的时候一不小心就写错;数学简单的应用题有时都还错,我都很不好意思,都是粗心惹的祸呀,我现在努力改掉这些缺点了,争取做个更好的学生。

5. 个人荣誉:

(1)参加2008年全国创新作文大赛复赛四川赛区第一名

(2) 2008年作文《感谢母亲》获得成都市少工委《今日少年》报颁发的证书

(3)2008年6月获得四川省成都赛区国际数棋三等奖

(4) 2007年7月获得全国中小学科幻大赛小学中年级二等奖

(5)2008年7月得全国青少年创意大赛武侯区级三等奖

(6)2007年12月获得龙小分校第四届科技艺术节中科技小制作一等奖

(7)2007年12月获得龙小分校第四届科技艺术节中科幻画二等奖

(8)还有成都市武侯区及学校的版发奖证书等,如: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钢笔书法、阳光喔之星、校运动会跳短绳第三名等。

6.自我小结:我是一个可爱、帅气、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比较好的小男生。

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诸葛亮

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诸葛亮我最喜欢的三国英雄--诸葛亮我对四大名著中《西游记》和《三国演义》这两本书印象最深刻。《三国演义》塑造了诸多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如忠勇双全的关羽,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老奸巨猾的曹操.....其中我最敬佩与崇拜的那就要数诸葛亮了,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神机妙算、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吧!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诸葛亮,字孔明,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刘备称帝后,任蜀汉丞相,后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当政期间励精图治,推行屯田政策,改善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发展。他曾五次出兵伐魏,意图中原,未能如愿。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病死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勉县境内)军中。诸葛亮死后,后人为了缅怀他的功绩,曾在他居住过的地方建造了一座武侯祠堂,以示追念。自西晋以来,历代的文人墨客络绎不绝来此凭吊,留下了一副副脍炙人口的名楹佳联。在这些楹联中有一些对联巧妙地将数字嵌入其中,别出心裁,独具匠心。位于河南南阳市的卧龙岗相传是诸葛亮当年躬耕之地,这里景色幽雅,建筑别致。武侯祠内有这样一副对联:“收二川,摆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设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按金土木爻之卦,水面偏能用火攻。”从这副楹联中不难看出,上联嵌入了数字一至十,下联嵌入了“五方”和“五行”,对诸葛孔明的一生作出了高度概括。四川成都市南郊的武侯祠,是西晋末年十六国李雄为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而建的。祠内古柏苍郁,殿宇雄伟,这里也有一副对联,是赞颂诸葛亮在蜀川的功德的:“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伐志能尊教受;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此外,“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这副对联仅用了短短的十个字,赞颂了诸葛亮才高睿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功绩。所谓“两表”是指诸葛亮入川后为蜀汉大业所作的前、后两个《出师表》;还“一对”是指当年刘备三顾茅庐时所作的《隆中对》,在文中诸葛亮有“三分天下”的精辟分析。陕西省勉县定军山有“武乡侯”诸葛亮的陵墓,当年诸葛亮出川伐魏病死五丈原后就埋葬于此,这里的武侯祠有这样一副对联,可谓对诸葛亮一生盖棺论定了。该联曰:“义胆忠肝,六经以来二表;托孤寄命,三代而后一人。吉林省梅河口市实验中学八年十一班刘婧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