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最新中国梦手抄报

2017-01-14

一个平凡无奇的梦想增在慢慢地萌芽,一个希望正在渐渐的实现。中国梦,我的梦,让梦想在希望中前进,让我们在幸福的时光中成长。接下来一起看看小编整理的中国梦手抄报图片吧。

中国梦手抄报(一)

中国梦手抄报(二)

中国梦手抄报(三)

我的“中国梦”

中共新任总书记习近平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这一目标。他又说,坚信到中共成立100年(2021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2049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习近平关于“中国梦”的提法,立即受到了海内外的高度关注。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也愿意提提我的“中国梦”的概念。

(一)经济。中国即将回归历史主旋律。历史主旋律是,除了清末以来的一百多年,中国经济从来就是全球第一。汉、唐盛世固无论矣,即使在相对弱势的宋朝,也是如此;1000年前,全球范围唯一超过100万人的城市只有一座,即当时的汴京。就是到了1820年前后,中国gdp占全球的比重仍高达30%以上,超过今之美国。如今gdp又恢复到全球第二,一般估计,大约再过10年可超过美国,重回全球之首。经济是一切的基础,有了基础,其他的也就容易复兴了。

(二)军事。中国历朝颇有以军事见长者,惟以元最为突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强调不称霸,要强化军备,但不主动攻击别人。为捍卫主权,中国要有元朝的陆军实力,明朝的海洋实力(18大揭示了中国要发展成海洋强国的目标)及新世纪的“空天一体战”的空天强国实力。

(三)外交。明朝郑和有全球最强大的海洋及海军力量,但七下西洋,与数十国来往,从未见军事攻击与占领,只有贸易、经济、文化交流。此乃大国气派,是人类历史的典范,中华民族当如是也。

(四)文化思想。中国从来是文化大国,三千年一脉相承,历朝均不乏精彩创新。惟若以思想之活泼,文化之丰富,流派之多元,漪欤盛哉,则莫过于春秋战国。关键是自信与开放,才能为思想文化的持续复兴与创新创造出最好的环境。

(五)政治。唐朝在典章制度上的发明与运作,成为国际尤其是日本学习的榜样;不仅如此,各国杰出优秀人士也多在唐朝任官,据说连大诗人李白也来自域外。胸襟之润,气魄之雄,令人不胜向往。

(六)版图。虽然清朝的版图很大,但严格地说,明确的边界其实并非中国的政治传统。就像西方学着马丁·雅各说的,中国从来更多的是一个“文明”的概念。中国的“中”,与其说是地理学上的中心概念,还不如说,更多地是文明的中心的概念。中国欢迎来自各方的“朝贡”,但从不歧视或卑视对方,回赠之礼往往远多于进贡之礼。当邻国有难时,中国还会出兵,义助邻国。传统的睦邻之道,更有“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自惕自励思维。对照人类历史,从非绝无仅有,亦属罕见。

(七)社会。礼记礼运《大同篇》无疑是中国古圣先贤描述的最和谐社会、最大同世界的愿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讲信修睦,选贤与能;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样的社会,求之于当今之世,亦不多得;此欧庶乎近之,是“中国梦”应该努力追求及实现的目标。

(八)海纳百川。中华民族除极少数阶段故步自封,民族性格的主精神是开放的、包容的、吸纳的、融合的。外族文化,异教思想,多元价值,从来都是中华民族文化与文明的养分。中华文明所以持久不衰,甚至历久弥新,这是最核心的原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经·大雅》),固中华民族的核心基因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向这个基因回归。

“实现‘中国梦’,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这一目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