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手抄报历史人物
①华夏第一梦,共和梦:BC 841年周厉王胡暴虐傲厉,骄奢淫逸,与民争利;又派人监谤止谤,动彻杀人;国人愤而发起暴动,将其流放于彘,由周召二公开始共和行政,国人,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国人的梦、庶民百姓的梦遂得以成真,变成了现实。这是世界上出现的第一例共和政事,是当之无愧的华夏第一梦。只可惜这个在时间上和质量上都领先于全世界的国人梦,在14年之后就中断夭折了,重新恢复旧制王政,此后三千年未得一见。试设想,共和要是从那时起延续至今,中国能是今日这般模样吗? ②老庄的中国梦:小国寡民,无为而治;与柏拉图的第一等好的“理想国”梦颇有相通、相似之处。庄周不仅有化蝶梦,有“物化”的逍遥游梦,也有与老子相同的救世救民的理想梦。他认为天法自然,天道无为;天道即是天德,而君德与天道、天德应当完全一致、相互吻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事半而功倍,惟无为方能达到如此功德无量的境界:“夫帝王之德以天地为宗,以道德为主,以无为为常。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天道》)无为,既是君德,又是治天下之术;依此演绎下去必然得出结论如下:一切都应顺应自然,都须顺应黎民百姓的心愿,以大众的利益为依归,这实际上就等于否定了君主和君主制度存在的必要、理由和根据。他曾在《山木》篇中规劝鲁侯说,“吾愿君刳形去皮,洒心去欲,而游于无人之野„„吾愿君去国捐俗,与道相辅而行。”要国君去皮、去欲、去国,到荒野中行走,社会岂不就进入了无政府状态?应当承认,这事实上就是两千多年后在西方和全世界一度广为流行的无政府主义思想的源头和先驱。庄子的议论当然是马克思、普鲁东、克鲁泡特金所不可能知晓的;然而后来许多中国的哲学家、思想家对之也不置一词,如非孤陋寡闻,那就有用心别具之嫌了。
③孔子的中国梦:“政者正也”,政治不可不正;主张“为政以德”,不可“为政以邪”;他竭力否定、反对的是为政以暴,为政以兵【《论语·颜渊》有这样一段记载: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除此而外,他还积极倡导、大力推广德政、仁政,“古之为政,爱人为大”(《礼记·经解》)这就是说要以人为本,以爱人为本,只有仁德贤能的人方可充当君王;他所主张的“有教无类”的教育的宗旨之一,就是要将所有那些自诩为“君子”,可并非德才兼备的专制主教化、改造成为具有道德的仁义之士,实现其治国平天下的宏伟远大理想。请想想,从“为政以德”滑降到“为政以暴”,从德政、仁政演变为暴政、虐政,其落差、反差岂不是有十万八千里吗?
④大同与小康梦:大同其实并非孔子的梦想,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知道,天下为公、权力共有的大同,已经不可能恢复再现。大同小康说实际上只是孔子在在对社会探索求解中提出的一种理念,这个理念当然也是应“治国平天下”的需要而生成的,是他对过去历史和当前现实作出的政治总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所反映的是权力公有或共有条件下的状况和情景,但这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仪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智,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以常,如有不由此者,在执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礼记·礼运》)。这里说的统统都是政治,并未涉及经济,同什么原始公有制更是沾不上边!如此牵强附会,恐怕是很难分清曲直、辨明是非、走向真理的。孔子想竭力阐明的是,当政治和政制是“天下为公”的时候,社会状况自然会是那样;当政治和政制是“天下为家”的时候,社会状况就无疑会变成像今天这样。这个现实应当承认,而且必须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既然天下为公的大同已不可得,退而求其次,天下为私的“小康”(小小安康之世),也是可以期待、向往的,也是值得去争取的。孔子的一生事实上都是在“天下为家”的前提下,为实现小康社会而竭尽全力。他所采取或者信仰的实现小康理想的方法和路线是折中主义的,为此他提出了中庸之道;他反对独裁和极权专制,但是认为中庸专制、甚至开明专制也还是可取、可行、可操、可操作的;君王、诸侯们即便在素质和道德上稍逊一筹,但通过教育、教化仍然可以改恶从善,改邪归正,是可以改造好的一群;只要他们以人民为本,以礼仪为纪、以仁义为纲,为政以德,就一定会取得治国平天下的优良效果,实现天下太平的小康盛世——事实上,这就是孔子的真实梦想。我们看到,易中天在会上随意发挥,用调侃、嘲讽的语调,蔑视历史的方式,把大同梦和强国梦并列,将其说成最主要、最基本的中国梦,是从孔子经过历朝历代,到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谭嗣同、毛泽东、国民党、共产党等所有人共同努力奋斗的目标;良莠不分,善恶不分,真假不分之嫌,实在是毫无根据和理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