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迎春节手抄报花边

2017-01-13

《春节起源于新石器时期》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大节”,到底起源于何时?据考证,中国“春节”起源于新石器时期,但“春节”称谓正式冠名是在辛亥革命以后。

据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霍尚德介绍,过年对于中华民族可以说源远流长,有了数千年的历史。而“春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密不可分,大约在新石器时期,先民们根据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发现了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规律,由此有了“年”的概念。

但“年”的名称出现却较晚。据《尔雅》记载,尧舜时称年为“载”,夏代称年为“岁”,商代称年为“祀”,直到周代才称为“年”。目前,最早的年节因文献不足尚难定论,但西周初年已有了一年一度在新旧岁交替之际庆祝丰收和祭祀祖先的风俗活动,可以认为是“年”的雏形。到汉武帝时,为了让历法定型不至错乱,创立并实行了“太初历”,以夏历的孟春之月(即今之农历正月)为岁首,一直沿用至清末。年节,也就是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也因此以固定的日子沿袭下来。

不过在民间传说中,“年”却是另外一种面貌。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它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居海底,每年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年”一来,树木凋敝,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可以过去呢?据说“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以驱除“年”兽;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相互庆贺平安度过了“年”关。这风俗越传越广,便成为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然而,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还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

相传,年兽害怕红色、火光和爆炸声,而且通常在大年初一出没,所以每到大年初一这天,人们便有了贴春联、贴窗花、放爆竹、发红包、穿新衣、吃饺子、守岁等活动和习俗。春节还要辞旧迎新,以示万象更新、生机勃勃的新面貌。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夏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春节”。

小年

官府在腊月二十三,一般民家腊月二十四(又有:北方小年腊月二十三,南方小年腊月二十四),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仪式。所以有一句民间习俗叫做“腊月二十三”。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

古时人们认为灶王爷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便会给家里带来幸福,可保佑来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 ,请求他上天后多说好话、吉利话。这种送灶神的仪式叫做“送灶”或“辞灶”。除夕夜,还要把“灶神”再接回来。因为,年三十的晚上,要把灶王爷和祖宗的画像或照片挂在墙上,备好酒水、贡品,接受族人的祭拜,一直到大年三十。

新年祝福语

感谢你的关怀,感谢你的帮助,感谢你对我做的一切……任何时间,请接受我最真心的祝愿!

对你的思念象袅袅的轻烟不绝如缕,对你的祝福是潺潺的小溪伴随一生一世。

远方的你是否无恙?在遥远的思念里,改变的是我的容颜,不变的是永远爱你的心!真心愿你新年快乐!

在这个充满喜悦的日子里,在长久的离别后,愿新年的钟声代给你一份宁静和喜悦,和新世纪的祝福。

但愿我寄予您的祝福是最新鲜最令你百读不厌的!

亲爱的朋友,让我们一起静静地等待未来、希望和光明以及马上就要敲响的新年的钟声!

你的爱是我一生的盼望,所以你的每一滴泪,都化作了我的哀愁。亲爱的,祝你一生幸福。

过去的一年我们合作的都很愉快,谢谢您的关照,祝您全家欢乐,心想事成!

愿你,置身于异国他乡的兄弟,驾驭生命之舟,泊位于幸福之港,年年如意,岁岁欢乐!

那些难忘的日子,是我永远吟唱的旋律。你如今还好吗?

你我相拥倾听新年的钟声犹如年轮的呼吸,簇拥着我们共同的梦,满心的爱意化作真挚的祝福“新年快乐”!

为您推荐更多精彩内容:

1.16年春节手抄报简单漂亮

2.16年迎春节手抄报花边

3.2016年春节手抄报大全图画

4.2016年春节手抄报题目大全

5.春节手抄报图片内容

6.2016春节手抄报内容

7.猴年简单庆春节手抄报

8.小学生欢度春节手抄报

9.猴年春节手抄报简单花边

10.猴年欢庆春节手抄报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