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手抄报

2017-01-13

朗读短文评分标准

每错、漏、添、改一个字,扣0.1分。

声韵母的系统性语音缺陷,一类扣0.5,两类及以上扣1分。

语调偏误,视程度扣0.5、1、2分。

停连不当(包括破句、卡壳、回读),视程度扣0.5、1、2分。(有次数规定)

朗读不流畅(与停连相关),视程度扣0.5、1、2分。

限时4分钟,超时扣分。机测到时即止。

朗读短文应该注意的地方:

测试时朗读作品,要注意语音标准,克服成系统的语音缺陷,注意音变。

要忠于原作,不加字、漏字、改字,外国人名、地名按照篇中文字念声、韵、调。

熟悉材料,理解文义,合理停顿,不回读,不卡壳。

注意语调

指定的文章范围共有60篇。在测试时,由于应试人无法预测到自己会抽取到哪一篇文章,所以对每一篇文章都应该精心做好准备,努力发好每个字的字音,做到语句流畅、语调自然。这个部分主要是考查应试者用普通话朗读书面材料的水平。

60篇文章决不是个小数目,而应试人如果真的对每一篇文章都经过了精心的准备,认真地读过好几遍的话,他的普通话水平一定已经得到了不少的提高了。

朗读文章确实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属于应试技巧的地方。

应试人除了认真准备好文章的朗读外,在测试时,应试者绝对不能结结巴巴,一定要很流畅地读下来。因为一结巴听上去就语句不连贯,有读破句的感觉。所以,应当尽量地控制自己,尽量不要人为地制造一些心理压力。在测试前准备工作做得比较充分,文章已经读得很熟了,朗读时就不会害怕了。

必须记住,没有一个人可以拿着朗读材料不做任何准备直接读出来的。即使是播音员去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他也必须认真读,做好准备。

另外,在听录音跟着朗读的时候,一定要听清楚一些关键的东西。比如:平、翘舌音、前后鼻音、轻声、儿化、上声的变调、“一”、“不”的变调,语气词“啊”的变化(较自然地过渡过去即可),还有语气的处理问题,等等。如果有条件的,可以找个语音复读机来,放慢语速,仔细听辨。

语气词“啊”的音变及变读规律

语气词“啊”在句中或句末,一般都会受前一音节尾音的影响而发生音变。

前一音节尾音是i、ü的,读“呀”(ya);

前一音节尾音是u(包括ao、iao),读“哇” (wa)

前一音节尾音是n,读“哪”(na);

前一音节尾音是ng,读“nga”[ŋa];

前一音节尾音是-i2,读[za];

前一音节尾音是-i3,读[ra];

前一音节尾音是a、o(不包括ao,iao)和 e 时,读“呀”(ya)。

练习:

看啊1(na),多美的一幅画啊2(ya)!那上面有山啊3(na),水啊4(ya),树啊5(wa) , 花儿啊6(ra),还有许多小动物呢,有公鸡啊7(ya),白鸭啊8(ya),猪啊9(wa),羊啊10(nga),大水牛啊11(wa),枣红马啊12(ya), 还有一只小白兔啊13(wa),多热闹啊14(wa)!

是啊15(ra),画得就像真的一样啊16(nga)!

有些应试者在测试现场进行测试,由于文章不熟悉,句子一再被读成“破句”。一看这样子就可以知道,他事先根本就没有好好看过、读过文章,不做任何的准备工作就来参加测试,又怎能发挥出最好的水平呢?

在测试时一定要记住:绝对不能随心所欲地替作者添字,减字或改换其中的词语。这样做都会被扣分的,因为你没有“忠于”原作。

我们在进行朗读准备时就必须看清楚,仔细读,不要随意加减,不要自作主张,想当然读肯定是不行的。

如果已经准备得很充分了,就可以很从容地读,不要着急,语速不要很快,不要去赶着读,越读越快,在语音上就容易出错。

关于朗读的语调

避免读书腔;

避免一字一顿或一词一顿;

避免通篇上扬或通篇下抑,根据文章基调,做到抑扬得当;

注意词句中的轻声及轻重格式。

注意语速。

朗读短文时,语气语调要自然,读起来轻重、抑扬、快慢要基本合理,避免方言语调、避免整篇都是上升、下降或很平的调,一字一顿、一词一顿也都要避免,总之,听上去不自然的现象都要避免。语速也要适当,要快看慢读(不能太慢),掌握好节奏。

朗读不是朗诵,不需要进行艺术处理,只要自然流畅地读出来即可,如果用朗诵腔用得不得当,反而会破坏了自然、正常的语气语调。正确、连贯、流畅是主要的,美是次要的。

在测试时,经常会碰到这样一些情况:有些应试者为了更好地朗读,把自己认为读得不太好、不够标准的字、词重新去读一遍。这样做的动机和出发点当然是不错的,是为了使自己的朗读得更好些、更完美一些。但事实上,一旦你回过去重新读,就得被扣掉分,而且扣得比只错一个字更厉害,一次要扣0.5分。

正确的做法是:如果读错了,就让它去,只管往下读,绝对不要回过去读。而单字、词语发现读错,是可以再读一次的。

朗读中,漏添改字、破句卡壳重读、字顿词顿等都是低级错误,为此而影响等级的为数不少,大家要将这些低级错误控制在最低限度,最好没有,以便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取得较好成绩。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