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新学期学生手抄报图片
导语:金风送爽开学日,君当怜惜少年时。新的学期新开始,万里鹏程当此时。下面是网为大家准备的有关开学第一课的手抄报图片以及相关的励志故事,范本广大网友查阅!
2016年新学期学生手抄报图片
2016年新学期学生手抄报图片
2016年新学期学生手抄报图片
2016年新学期学生手抄报图片
2016年新学期学生手抄报图片
【开学第一课励志故事】
维也纳的艺术摇篮
1898年7月30日,弗利德·迪克-布朗德斯出生在奥地利的维也纳, 一个普通犹太人家庭。她从小就迷画画。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弗利德16岁。就在战争进行的艰难时期,瑞士画家johannesitten,在维也纳开设了艺术学校。在itten那里,弗利德了解到,艺术不只是字句、声音、形式、色彩和运动之间的联系,艺术是以它独特的方式,使得这个地球和谐。
20岁的才华横溢的漂亮女孩弗利德,和一个学建筑的大学生弗朗兹·辛格,双双堕入爱河。1921年,他们一起参与组织一场歌剧,弗利德设计了海报。女歌手艾咪在歌剧中的演唱,改变了弗利德的一生。一夜激情演出,弗朗兹爱上了女歌手,不久之后就结婚了。弗利德的内心受到很大伤害。
七八年后,弗利德在维也纳的19区租了自己的创作室,远离了弗朗兹和过去的痛苦记忆。在这段时间里,33岁的弗利德受维也纳市政府邀请,向幼儿教师们教授艺术课程。
走向成熟的艺术家
20世纪30年代初的奥地利,右翼势力已经很强。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掌握政权。1934年1月,奥地利的右翼应声而起。天性自由的弗利德无法容忍纳粹对犹太人的敌意,对艺术自由的扼杀。36岁的她帮助朋友们在画室藏匿了一些私人文件。当工作室被搜查出一些假护照后,她马上被逮捕了。最后,法庭没有定罪,她被释放。一出监狱,她随即离开维也纳,前往布拉格。这在她后来的绘画《审讯》中,被记录了下来。
走进布拉格,弗利德热忱地投入了对难民儿童的艺术教育。弗利德和孩子们是如此融洽。有一次,一个孩子问弗利德,教堂是什么呀?弗利德回答说,教堂是上帝的家。孩子想了想说,您说错啦,上帝的家是在天堂,教堂是他的工作室。
她联系上了住在维也纳的父亲,得知姨妈和她最小的儿子巴维尔·布朗德斯,也住在布拉格。弗利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亲情的抚慰。她喜出望外,通过布拉格的犹太人中心找到了他们的地址。这个偶然相会,为她的生命带来了一个新阶段。她和巴维尔相爱了。1936年4月29日,38岁的弗利德有了属于自己的家。
纳粹在欧洲开始公开迫害犹太人。可是,恶讯对弗利德几乎没有影响。她仍然在忙着她的绘画和儿童艺术教育。她的老朋友安妮和她丈夫,给她寄来了移民巴勒斯坦的证书;而她手里也持有随时可以离开的护照。她不走的原因只有一个:逃亡对她的丈夫巴维尔已经太晚,她要和深爱着的丈夫生活在一起。
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对犹太人的迫害,开始随着纳粹侵略的脚步,遍及整个欧洲。从1938年到1942年,弗利德和丈夫巴维尔离开布拉格往乡间躲避。
美术界依然在关注着弗利德。1940年,伦敦的美术中介人提出要展出弗利德作品,并且把她带到伦敦去。那年8月,“弗利德画展”在伦敦的圆拱画廊开展,弗利德本人却没有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