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光辉历程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并领导的一个具有光荣历史和革命传统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70多年来,中国共青团走过了光辉的历程。下面小编带你了解共青团光辉历程。
青年团的试建
即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试建。1942年以后,有些解放区青年救国会日渐涣散,青年工作日趋消沉。到抗日战争结束后的1946年,问题愈加严重。陕甘宁、太行、晋冀鲁豫等解放区的中下层青联或青救会组织大多涣散,上层青联或青救会有名而无实际机构。山东、晋察冀、华中、晋绥等解放区各级青联或青救会组织存在,但工作方针不明确,工作范围不确定,工作任务不具体,上下级联系很少,会员没有组织生活,青年干部经常被抽去做党政工作,普遍不安心,整个工作处于自流状态。这种情况说明原有的青年组织已经不适应青年工作的需要。1946年8、9月间,分管青年工作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主持召开了两次中央会议,讨论重新建团问题。会议一致认为,应该建立青年团,但要先经过试点。同时对团的名称、性质、任务、工作方法、团与其他青年团体的关系以及建团的方法等提出了重要意见。1946年9月中央青委首先在延安的冯庄、丰足火柴厂、延安行知中学试建青年团并获得成功。11月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建立民主青年团的提议>。解放区中共各中央局、各分局按照<提议>的要求,陆续择地试建青年团。1947年8月至9月,中共中央青委召开了解放区青年工作代表会议,决定扩大团的试建工作,并决定改秘密建团为公开建团。到1948年底,试建青年团的工作在各解放区普遍展开,并获得很大成功,为中共中央决定正式建团提供了依据,为青年团从试建到在全国普遍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共产青年团礼拜六
1931年至1934年在革命根据地共青团组织中开展的以拥军优属为主要内容的活动。为了鼓舞红军士气,保证红军作战和生活物资供应以及红军家庭的生活和生产,1931年2月19日,共青团中央决定开展“共青团员的礼拜六”活动。在休息日(星期日、假日)动员团员做一定的工作,如搬运粮食、挖战壕、运枪械,女团员缝制军衣、军鞋、修补军装等。此后,一个以拥军优属为主要内容的“共产青年团礼拜六”活动蓬勃开展起来,并由团员发展到全体青少年,最后在各根据地的各级党、政、后方军事机关、其他群众组织的工作人员中普遍推广。1931年11月,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中国工农红军优待条例>后,共青团苏区中央局提出“礼拜六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帮助政府实现优待红军条例——耕作红军公田,帮助红军家属耕田,帮助红军运输与收买粮食等”。为了支援红军,解除红军后顾之忧,各级团组织、少先队、儿童团按照居住区域,组织耕田队、生产队,包耕包收,组织服务队定期登门挑水、打柴、做饭。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礼拜六活动被迫中断,但它为以后的青少年共产主义义务劳动创造了宝贵经验。
团情介绍-光 辉 历 程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并领导的一个具有光荣历史和革命传统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自诞生以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核心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不断发展壮大,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青年,始终站在革命和建设的前列,在建立新中国,确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进程中发挥了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为党培养、输送了大批新生力量和工作骨干。70多年来,中国共青团走过了光辉的历程。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建立前,各地共产主义者在建立党的早期组织-共产主义小组的过程中,先后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简称s•y)。
1922年5月5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隆重开幕。这次大会通过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纲领、章程和其他一些决议案。大会通过的团的纲领上,确定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为中国青年无产阶级的组织,是为解放无产阶级而奋斗的组织。从此,团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团结教育青年投入到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
1925年1月召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时,为了迎接大革命高潮的到来,为了明确表明我们党的政治主张-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表示我们团组织是为无产阶级利益而奋斗的革命青年组织,大会决定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6年11月,中共中央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为了更广泛地团结各界青年投入抗日救亡的斗争,决定改造共产主义青年团,建立各种抗日救国的青年团体。
1946年9月,中共中央根据人民解放战争的新形势和满足广大青年积极分子的进步要求,提出试建青年团组织。随着解放战争胜利的发展,试建青年团的成功,在全国解放的前夕,1949年1月,中共中央正式颁布了《关于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决议》,在全国开始了普遍重建青年团的工作。
1957年5月,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当时鉴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早已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也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广大团员正在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努力奋斗,并把在将来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崇高的理想,为了确切地反映青年团所担负的政治任务和广大团员的意志,大会决定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这个名称一直沿用到现在。当时在改名的决议上还提出“为了继承和发扬我国青年运动的光荣传统,应该将改名以后团的全国代表大会和过去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以及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相衔接,依照次序加以排列,把下次团的全国代表大会定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九次全国代表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青团根据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紧密围绕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开展工作,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尤其是1993年5月团的十三大以来,共青团以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为指导,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自觉把握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牢牢抓住青年成长成才这一根本需求,积极探索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青年的有效途径,全面开展团的各项工作,不失时机地实施了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和共青团服务万村脱贫致富奔小康行动。其中,青年志愿者行动、青年文明号、希望工程、“手拉手”互助活动、培养青年岗位能手活动、培养青年星火带头人活动、振兴千家中小企业行动等在社会上都引了较大的反响,共青团工作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998年6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本世纪中国共青团召开的最后一次盛会。大会提出了跨世纪新征途中共青团的光荣任务,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自觉服从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继续深化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和服务万村行动,努力开拓新的工作领域,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坚定信念、发奋学习、锐意进取、自觉奉献,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为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而奋斗,努力把青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随后,共青团又制定了《共青团工作跨世纪发展纲要》,宏伟目标而奋斗,努力把青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随后,共青团又制定了《共青团工作跨世纪发展纲要》,进一步推出了中国青年创业行动、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绿色行动等一系列新的活动。 至此,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已召开了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展望新的世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对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二十世纪中华民族前进的道路上,中国共青团留下了英勇奋斗的足迹,做出了无愧于历史的贡献。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世纪。中国共青团将以新的面貌面向新的世纪,以新的作为开创新的事业,在中华民族振兴史上继续谱写光辉灿烂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