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六中全会的思想汇报范例
这几年,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落实“两个责任”,严明党的纪律,积累了不少经验,为修订党内监督条例奠定了重要实践基础。修订工作时机成熟、条件具备,应抓紧抓好。下面是网为大家准备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的思想汇报,欢迎查阅,更多思想汇报范文尽在网!
十八届六中全会的思想汇报范例【篇一】
敬爱的党组织:
您好!
2016年10 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在日新月异的改革时代,本届六中全会将主题明确为"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向 "权大于法"这一公权力痼疾,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搬开绊脚石。会议亦被称为判断中国改革走向的风向标。除了十三五规划议题外,中央部分人事变动亦是此次全会看点。
六中全会对十三五规划将作出的具体部署在立法方面,至少有3个重点:1、继续完善中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或推进重点领域立法。2、突出立法引领推动改革的作用。3、进一步完善监督审查制度和机制。执法方面,至少有3项举措。1、执法权将相对集中,执法层级将减少。2、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3、执法所需经费将由财政保障,杜绝靠罚款养活执法人员的现象。此外,还将实现一大转变。通过简政放权,让政府少管一些,可以从根本上改变野蛮执法、违法执法、选择性执法。
十五大上,十三五规划方略首次被提升到执政党和国家政治层面,并在历次党代会上一再重申。但17年来,将研究"十三五规划"作为中央全会主题,还是头一次。十八届六中全会肯定会涉及有关十三五规划的所有重大问题,比如,如何用法律规范执政行为和治理方式,如何加大司法改革的力度、遏制司法****,如何把反****纳入法制反腐、制度反腐的框架,如何用法律构建制度笼子管人、管权、管事,如何保障人民用法律监督执政党和政府等。
从1997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十三五规划方略后,尽管我国法律条文越来越完善,但法治效果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所以,要想使中国真的走向法治,就必须有新的重大举措。从国家治理的角度看,解决污染、食品药品安全、民生、社会保障等问题都离不开法治。只有加强这些方面的立法,并且得到有效执行,才有可能解决问题。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的重大政治任务。作为一名大学生积极要求进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我,也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近期自身党性修养培养的重点。
经过学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我意识到自身还有很多缺点和不足,对党的了解也不够深刻。我会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关心国家大事,深入分析新形势下我党面临的新情况求真务实,不说空话、套话。严肃认真的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要坚持原则,敢于揭露和纠正缺点错误,及时提出改进工作的要求和建议,反对和克服好人主义。多与党组织和同学们交流,时刻保持和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此致
敬礼
汇报人:
时间:2016年xx月xx日
十八届六中全会的思想汇报范例【篇二】
十八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以下简称“两个不能否定”)。在重大改革面前,这是一个思想上的重要整理,要求正确地看待历史,正确地看待我们党的发展历程,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凝聚力量,努力实现中国梦。
历史是一个国家的根脉,五千年不曾中断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按林语堂先生的话说,我们的民族之所以伟大,我们的文明之所以没有中断,就是因为我们有一种自我的修复功能。
在历史“治”与“乱”的交替中,中华民族总是能在“乱世”出英雄,总有人能出来力挽狂澜,让我们的文明传承下去,并把它不断推向另一个高峰。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英雄,而且是大浪淘沙胜出的英雄,是中国先进文化的代表。在民族危亡之际,多少的民族精英,力图救亡图存,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形势作过不同的解读,并身体力行期望改变中国的命运。但最终,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百年奋斗,完成了民族独立之梦。
中国共产党人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他们身上就是集中了这种“自我修复”的特殊本领。
能够选择正确的指导思想。这是其一,在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在欧洲成熟,并且创造了了不起的文明成就的情况下,我们没有选择资本主义,因为康有为的“改良”和孙中山的“革命”都失败了,中国共产党人,作为当时的民族精英,敏锐地看到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成功,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在于:它是为广大劳苦大众服务的理论,它指出了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
能够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是其二,纵观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什么时候我们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结合得好,什么时候我们的事业就会发展得更好。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都是前所未有的事业,走弯路就很难免,关键是走弯路后的及时修复,我们在革命时期就走了不少的弯路:秋收起义失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等等,但我们都能及在修复,重新走上正确的道路。这是共产党人优秀品质决定的。首先是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敢于正视才有勇气改正,我们党从来对自己的错误不隐藏、掩盖,每次失利后都能及时总结。其二是对真理的坚持,无论是什么时候,真正的共产党人都是坚持真理的。错误后有人总结,有人提出,这是需要对真理的坚持的。
共产党人的自我修复功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同样非常重要,在我国经济、政治、社会建设方面遇到严重挫折的时候,以邓小平同志为首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极大的政治智慧和政治勇气,及时修复了党路线,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
由此看来,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特别是1956年以后,都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的政策方向是一致的,社会主义这个方向从来不曾改变过,我们一样有成功的探索,有失误的时候,是一个过程的两个阶段,是不容断然分割的,历史的道路总体是向前的,但不是笔直地向前,有迂回、有曲折,这是正常的。因为人类对社会规律的认识,是逐渐提高的,正确的道路要我们去探索。
但两阶段又是有区别的,分别处于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历史环境。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整个世界掀起了“社会主义革命的高潮”,前苏联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功勋卓著,社会主义建设成绩斐然,当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而且,我们也很快发现了“苏联模式”对我国的不适应,这是我党领导人的卓越政治智慧的体现。另一方面,世界形势复杂,“冷战”气氛浓郁,两大集团的对垒,容易让我们产生误解,让我们用“冷战”思维来考虑问题,导致了产生“文革”这样的错误,这是前进中的曲折,这是探索中的失误,我们要勇敢地承认,要警钟长鸣,但我们不能割裂两个阶段。
改革开放前,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理论上、思想上、物质上为我们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我们有可能现在还在探索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制度,更加谈不上改革和发展了,所谓“毛之不存,皮将焉附”。
改革开放是我们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一次伟大的自我完善,是对在新时期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课题的完美回答,这过程我们走得也并非一帆风顺,我们也有争议、有曲折,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十八大我们骄傲地宣称“三个自信”。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没有争议地证明:我们找到了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如果没有改革,就没有创新,就没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我们就会被时代抛弃。所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多年来,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彻底改变了中国的面貌,用一百年的时间,完成了民族独立的“中国梦”,正带我们实现中华民族富强的“中国梦”。它走的每一步都要至关重要。就如《十七大》报告中说的“三个”永远铭记,《十八》大报告中说的改革开放前的历史,“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建立、建设是一个有机的过程,是不容分割,更不容否定的,否定其中任何一个,都是对党史的否定,都是对我们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否定,都容易造成思想上的混乱,都会让我们失去前进的正确方向。
此致
敬礼
汇报人:
时间:2016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