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精神思想汇报范例

2017-01-14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民族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下面是网为大家准备的长征精神思想汇报参考范例,欢迎查阅,更多思想汇报范文尽在网!

长征精神思想汇报范例【篇一】

敬爱的党组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的胜利,锻造出了不朽的长征精神。而长征精神的形成绝非偶然,它而是以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精神做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红军广大官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磨砺而成的。树立长征精神对我们大学生来说,具有终生受用的意义。

一 长征的历史

(1)长征的原因 面对四次反围剿的失败,蒋介石改变了围剿战略。1933年五月,蒋介石亲自组织和指挥对各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 ,面对国民党军采取堡垒主义新战略和重兵进攻,中共临时中央领导人博古等却在军事战略上,实行"左"倾冒险主义的战略指导,提出"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方针。

这时,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从上海到达中央苏区,直接掌握第五次反"围剿"的军事指挥权。因而,在国民党军"围剿"前夕,未及时有效地组织苏区军民进行反"围剿"准备。 此次反"围剿"持续1年之久,中央苏区军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巨大代价。

中共中央实行错误的军事战略和作战原则,使这次反"围剿"作战始终处于被动,以致在红军遭到严重削弱、中央苏区大部丧失的情况下,被迫进行长征。 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从1934年10月起,中国工农红军三支主力部队先后被迫离开原有的革命根据的,实行战略大转移,进行长达两年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2)长征的意义 回顾长征的全部过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长征是彻底纠正了'左'倾错误路线,确立了毛泽东同志正确路线的领导,才取得胜利的;长征是在与张国焘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和他的分裂阴谋作了坚决斗争,并坚持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主张才取得胜利的。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关键的转折点。

在整整两年中,红军长征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同时,长征的胜利,也锻造出了不朽的长征精神。

二 长征精神

(一)长征精神的内涵

(1)从政治信念上来讲,一方面是坚持党的领导,另一方面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来搞革命、搞建设。

(2)对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和人格的坚定不移的追求

(3)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心系人民,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二) 长征精神的重要意义

(1)、学习发扬长征精神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思想基础,例如我国政协事业和教育事业等的顺利发展

(2).学习发扬长征精神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和保证,例如我国gdp的增长

(3)、学习发扬长征精神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例如中国的国际地位极大的提高

(4)、学习发扬长征精神是形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例如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建设中的应用

(5).长征精神是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是青少年一代进行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例如在近年来的几次自然灾难中有许多年轻面孔的志愿者,奔赴灾区为灾区人民尽自己的一份力 三 长征精神对大学生的启示 长征胜利的宝贵历史经验启示我们,要坚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要树立大局意识与他人和谐相处,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持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

“少年强则国强”,作为祖国发展的新源泉,我们大学生更应该争做有志青年,在学习、生活以及以后的工作中认真理解和领会长征精神,不断地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形成新的长征精神,让长征精神薪火不熄,代代相传,并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此致

敬礼

汇报人:

时间:2016年xx月xx日

长征精神思想汇报范例【篇二】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群英雄让我们深深地敬佩着,他们完成了艰苦的长征之路,他们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与贡献,他们拥有着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这些精神在人们的心中蕴藏,外化成一种生生不息的能量,历经千万年而不泯,这就是长征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去敬畏,去传承,去弘扬。

故在这次团日活动中,我们从先烈们的事迹中,从先人们留下的诗词中,体味着长征精神。 在描述长征的诗词当中,毛主席的长征诗词我最为欣赏,他艺术地描绘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万般豪情壮志,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毛泽东长征时期的诗词作品,每一首都有特定的时间地点和创作缘起,都有各自的具体内容。

我们可以从中感悟波澜壮阔的长征和伟大的长征精神。 毛泽东在长征时期一共创作了六首诗词,分别是《忆秦娥·娄山关》《十六字令三首》《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长征时期血雨腥风,红军处境艰险,毛泽东也是九死一生。

然而,这恰恰刺激了毛泽东的创作欲望。1949年12月,毛泽东在去苏联访问的火车上,对陪同前往的苏联人尼·费德林说了这样一番话:“当一个人处于极度考验,身心交瘁之时,当他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几个小时,甚至几分钟的时候,居然还有诗兴来表达这样严峻的现实,恐怕谁也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当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我倒写了几首歪诗,尽管写得不好,却是一片真诚的。现在条件好了,生活安定了,反倒一行也写不出来了。”

毛泽东以真实的感受、开阔的视野、浪漫的情怀、深厚的功力谱写了光辉灿烂的长征诗篇。这些作品生动形象地反映和再现了长征波澜壮阔的斗争生活,如攻打娄山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战胜千里雪,翻越六盘山,“切尾巴”战斗,等等。 毛泽东的这些诗词是英勇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苦难辉煌的真实写照,是众志成城、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的高度浓缩,为我们深入解读长征和长征精神提供了鲜活教材。

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壮举以胜利而告终。长征的伟大胜利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奇迹,谱写了豪情万丈的英雄史诗,铸就了彪炳千秋的长征精神。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就是要大力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的长征路上,谱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壮丽篇章。

此致

敬礼

汇报人:

时间:2016年xx月xx日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