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蓝个人资料
4月26日,第四届“朱自清散文奖”颁奖典礼在扬州举行,蒋蓝获奖。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蒋蓝,欢迎阅读。
作家蒋蓝
详细介绍: 当代先锋诗人,思想随笔作家。1986年开始诗歌创作,2000年加盟古古图书工作室,同年加入非非主义。已出版有 20几部个人著作。在继续诗歌写作的同时,“以深入黑暗中心的思想随笔开启了非非主义写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现为成都晚报编辑。
已出版有《诗歌笔记》(诗集)、《词锋片断》(思想随笔)、《黑水晶法则》(思想随笔)、《赤脚从锋刃走过》(思想随笔)、《正在消失的词语》、《正在消失的建筑》、《正在消失的职业》、《感动香烟》(散文)、《身体传奇》(文化专著)、《鞋的风化史》、《玄学兽》、《哲学兽》等20几部个人著作。
评价
他生存于底层,写作,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但他并不因此而丧失观察和批判社会的热情,相反,他因此而获得了更加强大的动力。在我眼中,他首先是一个拥有热情、力量的人,我相信蒋蓝的内心中拥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来应付生命中的困局,而个人的困局,从不对他关注群体的能力产生负面影响。我每次听到他说话的声音,都会感到他身体内部的力量,一种昂扬、振奋、畅通无阻的力量。他是一个具有感染力和辐射力的人。这构成了他写作的第一个前提,因为内心冷漠的人,有可能成为一个手艺出众的技术工人,但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的写作者。这种辐射力,即使我在千里之外,也能感觉到。
作为一名散文实验者,蒋蓝已经走出很远。在他的散文里,找不到浮肿的浪漫主义,虚张声势的文化至上主义或者高歌猛进的英雄主义。他经常以自身的感官印象(比如视觉,或者听觉印象)作为他的写作题材,诸如他在《阅读》上发表的《那只半夜怪叫的鸡》,以及在《布老虎散文》上发表的《死亡的字型演变史》、《有关警报的发声史》等,注意采集某些令我们司空见惯却毫不在意的符号。当那些符号进入他自身的价值系统之后,其意义空间就会发生奇异的转向。在他的题材与主题之间经常有着巨大的反差,所以当我们进入他的文本的时候,通常会觉得自己进入了一个深邃莫测的迷宫,我们无法预测脚下的路会将我们引向哪里,不可能提前知道,最后的出口在哪里。他的写作目的并不在于对他的感官印象进行复述,不是炫耀景情再现的技巧,而是让那些散碎的印象在经过思想的整合之后,变成他自己的武器。在童年记忆或者日常经验的表面之下,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句子里的寒光,他的文字彻骨冰凉。他的散文与众不同,这不是因为他的生理感官系统具有某种特异功能,而要归因于他的思想向度。尽管他无法打造一把手到病除的手术刀,但已经从自己渺小的个人经验里,透视出某种深入骨髓的集体病变。
“朱自清散文奖”颁奖 阿来蒋蓝两四川作家上榜
4月26日,第四届“朱自清散文奖”颁奖典礼在扬州举行,阿来、王鼎钧、周晓枫、扬之水、蒋蓝5人获奖,其中,阿来和蒋蓝两人都是来自四川的作家。
阿来,四川省作协主席,主要作品有《尘埃落定》《空山》等。颁奖词中写道:阿来一直以藏族边地为写作舞台,致力于打通自然与人文的障壁。他笔下的藏地文化深邃神秘,却并不虚无缥缈,他从来不是简单的史料记录,而是低下身躯活跃在现实的每一处缝隙。他散文中的世界古老而鲜活,既朴拙又灵动,他如同一座桥梁,连接了逝去的过往以及正在发生的当下。
“领朱自清散文奖让我想起来我中学时读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时的情景,它对我与我父亲的相处很有启发;后来我在中学教书时,教学生《春》的时候,那时我还没有开始文学创作,是朱自清的文字给了我启发。汉语的伟大不光体现在内容,连声音都是悦耳动听,在这种声音中,加深了语言的美感,体会背后所蕴藏的深切情感。”领奖时,阿来说。
另一名获奖的四川作家蒋蓝,是成都日报社记者,先后出版了《正在消失的词语》《玄学兽》等20几部个人专著。颁奖词中写道:作为诗人蒋蓝的散文,个性鲜明,辨识度高,而且是博物散文、博学散文与博识散文。博识固然重要,但常常匮乏的是识见。蒋蓝的散文以其饱满的博识呈现他的识见,在风格上又精工细密,仿佛敦煌壁画般重彩复色。他是复色的,既为蓝,亦为青,甚是缤纷。
“是散文让我在人到中年之后才慢慢走向成熟。我对朱自清先生的认识过程,是从开始的无知到现在的深深认同。”蒋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