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康复国际主席张海迪个人资料
里约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团长张海迪曾得到过两个赞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今年10月27日宣布新就任康复国际主席,意味着新的使命和责任。下面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这位曾与病魔斗争,不向生活妥协的这样一个不屈、美丽的张海迪!更多名人资料尽在网,欢迎查阅!
个人信息
张海迪,汉族,山东省文登市人,中国著名残疾人作家,哲学硕士,英国约克大学荣誉博士。1983年3月7日,团中央举行命名表彰大会,授予张海迪“优秀共青团员”光荣称号,并作出向她学习的决定。1960年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自学完成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知识,并学习针灸,在当地行医。1982年7月23日同王佐良结婚。1983年中国共产党决定将张海迪树立为宣传偶像。张海迪女士得到了两个赞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张海迪历任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2008年11月当选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主席,2013年9月19日选举连任中国残联第六届主席团主席。2014年10月6日当选康复国际主席。现任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2016年8月,担任里约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团长。
最新新闻
英国当地时间10月27日下午,新任康复国际主席张海迪在爱丁堡康复国际世界大会闭幕式上发表就职演说时表示,担任康复国际主席意味着新的使命和责任。
张海迪表示,未来四年,要遵循康复国际《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根据康复国际《2017-2021年战略规划》,将康复国际的工作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残疾人权利公约》紧密结合,为落实与残疾人相关的目标而努力。她呼吁国际社会做出更多的努力,消除歧视和偏见,促进残疾人平等、共享、融合,尤其要重视残疾妇女和儿童的生存与发展。
她说,康复国际要加强与其他国际组织的友好合作,努力协调国际残疾人事务;建设好康复国际全球网络,支持发展中国家成员的积极参与,开展更多的合作项目。要利用康复国际专业委员会的优势,支持鼓励世界先进的科研机构开展康复科学技术研究,特别要对脊髓损伤、自闭症等进行研究。建立非洲基金,开展康复项目,培训康复人才,特别是为残疾妇女和儿童提供辅助器具。创立永久的康复国际奖项,奖励为康复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进一步普及和提高残疾人康复水平,改善残疾人的生活质量。
张海迪介绍了30年来中国残疾人事业在康复、教育、就业、扶贫和无障碍建设等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她说,中国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残疾人生活状况显著改善、平等参与的社会环境更加优化、残疾人事业的国际影响日益扩大。中国残联愿意与国际同行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经验,积极开展与国际残疾人组织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国际残疾人事业进步,努力为更多的残疾人带来福祉。
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名代表参加会议。与会代表高度评价张海迪就任康复国际主席,一致认为,这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的高度认可,并对她引领康复国际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
张海迪于2014年10月在波兰华沙当选康复国际候任主席,其主席任期为2016至2020年。
康复国际1922年成立于美国,长期致力于促进残疾人康复和福利。康复国际吸纳包括非洲、亚太、欧洲、阿拉伯、拉丁美洲及北美等六大地区的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团体和个人等会员,目前,康复国际会员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联合国特别是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劳工组织以及联合国各区域性机构保持密切联系,并在这些组织中具有咨商地位。2014年,经中共中央批准,张海迪参加康复国际主席竞选,经过演讲等竞选,最终高票当选。
担任职务
历任山东省莘县广播事业局无线电修理工,山东省聊城市文联创作室创作员,山东省济南市文联创作室创作员,山东省作家协会文学创作室一级作家,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山东省残联主席团副主席,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联第一届、二届、三届主席团委员,中国肢残人协会第三届、四届委员会主席,中国残联第四届主席团副主席,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主席。中共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
人物事迹
1.1970年,她15岁的时候,跟着父母到农村生活。在农村,她处处为别人着想,为人民做事。她发现小学校没有音乐教师,就主动到学校教唱歌。她先后读完了《针灸学》、《人体解剖学》、《内科学》、《实用儿科学》等医学书籍。学针灸时,为了体验针感,她在自己身上反复练习扎针。短短的几年,她居然成了当地的一个年轻的“名医”,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有一位耿大爷,他不能说话,并瘫痪了很多年,一直没有治好。张海迪一面在精神上鼓励耿大爷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一面翻阅大量书籍,精心为耿大爷治疗。后来,耿大爷终于能说话了,也能走路了。
2.张海迪身患高位截瘫,而她在病床上,用镜子反射来看书,最后张海迪以惊人的毅力学会了4国语言,并成功的翻译了16本海外著作。
3.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宣传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的故事。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1983 年 5 月,中共中央发出《向张海迪同志学习的决定》,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等八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为张海迪题词,表彰她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
4.1991 年张海迪在做过癌症手术后,继续以不屈的精神与命运抗争。她开始学习哲学专业研究生课 程,经过不懈的努力她写出了论文《文化哲学视野里的残疾人问题》。1993 年,她在吉林大学哲学系通过了研究生课程考试,并通过了论文答辩,被授予硕士学位。张海迪以自身的勇气证实着生命的力量,正像她所说的“像所有矢志不渝的人一样,我把艰苦的探询本身当做真正的幸福。”她以克服自身障碍的精神为残疾人进入知识的海洋开拓了一条道路。
5.张海迪多年来还做了大量的社会工作。她以自己的演讲和歌声鼓舞着无数青少年奋发向上,她也经常去福利院,特教学校,残疾人家庭,看望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给他们送去礼物和温暖。她为下乡的村里建了一所小学,帮助贫困和残疾儿童治病读书,还为灾区和孩子们捐款,捐献自己的稿酬六万余元。她还积极参加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呼吁全社会都来支持残疾人事业,关心帮助残疾人,激励他们自强自立,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6.张海迪曾三次应邀出访过日本、韩国,举办演讲音乐会。她的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也鼓舞着不同民族的人民。1995 年,她曾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参加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1997 年被日本 nhk 电视台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
7.张海迪曾当选共青团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增选) ,并长期担任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团委员,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等职务。海迪在本职岗位和社会工作中自强不息,以满腔的热忱和高尚的品格服务社会,奉献人民,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很高的声誉和威望,是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典型。她是中国一代青年的骄傲,也是中国残疾人的杰出代表人。
8.2008年11月13日,张海迪当选新一届中国残联主席。
2013年3月当选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9.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张海迪说:“我像颗流星,要把光留给人间。”她怀着这样的理想,以非凡的毅力学习和工作,唱出了一首生命的赞歌。“活着,就要为人民做事。”张海迪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有一位耿大爷瘫痪了3年,一直没治好。张海迪一面在精神上鼓励耿大爷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一面翻阅大量书籍,精心为耿大爷治疗。后来,耿大爷终于能说话了,也能走路了。这时张海迪深深体会到为人民服务的幸福。张海迪同志把为社会、为人民做事,当成最大的幸福。她的崇高精神,闪烁着共产主义的光芒。
获奖经历
1983年3月7日,团中央举行命名表彰大会并授予张海迪“优秀共青团员”光荣称号,并作出向她学习的决定。
1992 年中国作协庄重文学奖;
1994 年全国首届奋发文明进步奖长篇小说一等奖;
1997 年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1998 年获山东省“精品工程奖”和“山东省十佳文艺工作者”称号;
1998 年全国第二届奋发文明进步图书奖和个人特别奖;
1999 年全国第三届优秀妇女读物奖;
1999 年全国第四届外国文学作品优秀图书奖;
2002 年10月长篇小说《绝顶》被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了列为向“十六大”献礼重点图书;
2002 年 12 月《绝顶》获全国第三届奋发文明进步图书奖;
2003 年 10 月《绝顶》获首届中国出版集团图书奖;
2003 年 12 月《绝顶》获第八届中国青年优秀读物奖;
2003 年 12 月《绝顶》获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
2003 年 12 月《绝顶》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图书。
2012年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获“亚太残疾人权利领袖奖”。张海迪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个奖显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关注,也是对中国在亚太残疾人事务发展中所作贡献的肯定。她说,要与中国残疾人工作者、与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致力于社会融合、人类发展的同仁们一起,积极推动《残疾人权利公约》的切实履行,促进社会融合与进步,为残疾人兄弟姐妹们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
个人荣誉
张海迪先后被授于各种荣誉称号:
1981 年获莘县广播局先进工作者;
1982 年获聊城地区“模范共青团员”称号;
1982 年获聊城地区“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3 年共青团山东省委授予“模范共青团员”称号;
1983 年山东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1983 年3月7日共青团中央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1983 年山东省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3 年全国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9 年中宣部授予“优秀青年思想工作者”称号;
1990 年山东团省委授予“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1991 年中国残联授予“自强模范”称号;
1992 年济南市政府记大功一次;
1993 年全国妇联授予“巾帼建功标兵”称号,并再次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1995 年山东省委宣传部授予“模范党员文艺工作者”称号;
1997 年山东省委宣传部授予“十佳文艺工作者”称号;
1997 年被日本 nhk 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
2000 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001 年被新华社《环球》杂志评为“环球二十位最具影响力的世纪女性”;2010年4月28日,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正式公布的首届“中国心灵富豪榜”中,入选“心灵富豪风云榜”十大人物;
2011年4月2日,e活网最佳顾问奖。
2013年03月24日张海迪因其在文学创作领域的杰出成就和为推动中国残疾人事业进步所作贡献,被英国约克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
2014年10月6日当选康复国际主席。
个人名言
1.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
2.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3.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只小船,理想是小船的风帆。
4.我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不愿意一生无所作为,做一个无聊的人。不多学些东西,我就不舒服。我愿把我的一生献给我喜爱的事业。我的腿虽然不好,可是多年我一直是那样的乐观,对美好的生活充满激情。
5.我像颗流星,要把光留在人间。
6.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战胜它。战胜了,你就是英雄,就是生活的强者。
7.像所有矢志奋斗的人一样,我把艰苦的探寻本身当做真正的幸福。
8.一个人要奋斗,内在的力量才是永恒的,总是依靠别人鼓劲是不会长久的。
9.在困境里,要树立信心,相信一切都会过去,还要自我鼓励,以乐观的心态战胜困难。
10.天才都是在痛苦中诞生的。
11.今天我们的生活依然需要澎湃的激情,一个人有了激情才会热爱生活,才有生活的动力。
12.如果没有不断更新的爱情,婚姻的花朵就会枯萎。
13.假如真的有假如的话,我是一个健康的人的话,我想我会做的比,比今天还要好。
14.如果我能站起来的话,我想我试试跳舞,真的,这是我内心深处的一种最大的愿望。虽然我这么多年没有跳过舞,但是我一直没有停止生命的舞蹈,我想生命的舞蹈可能比现实的舞蹈更美丽。
15.我不能碌碌无为地活着,活着就要学习,就要多为群众做些事情。既然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们,把一切奉献给人民。
16.当你突然面对那么多的闪光灯、笑声、掌声,调整自己最重要,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必始终像一泓碧水,那么蓝,那么深。
17.我感谢生活给了我一支能说话的笔,它让我去倾诉了,去抗争,我不仅活着,而且在写作中放飞了心灵。
18.我们活着,就要为人民做事。
19.只要心还在跳,就要努力学习。
20.作为女性,应该宠辱不惊,或者说荣辱不惊,这是一种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