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曾个人资料

2017-01-13

范曾,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江苏南通人,中国当代大儒、思想家、国学大家、书画巨匠、文学家、诗人。现为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南开大学、南通大学惟一终身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荣誉文学博士。是当代中国集诗书画、文史哲、儒释道于一身的文化大家,平生著作等身,有约一百五十种诗、书画、哲学之著述,国家图书馆珍藏其中119种。提倡“回归古典、回归自然”,身体力行“以诗为魂、以书为骨”的美学原则,对中国画的发展厥功至钜,开创了“新古典主义”艺术的先河。有二十四字自评:痴于绘画,能书;偶为辞章,颇抒己怀;好读书史,略通古今之变。1982年获日中文化交流功劳纪念杯。

个人简介

范曾范曾,1938年生于江苏南通,诗人、画家、书法家,国学家。

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终身研究员,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特别荣誉文学博士,南开大学终身教授、南开大学文学院、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南通大学终身教授。2008年获法兰西公民之星金质勋章。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任命为“多元文化特别顾问”。2010年9月,法国总统萨科齐向范曾先生授予“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2012年获“中华艺文终身成就奖”。世界本原统一科学院国画院士、世界名家文化评委会评委、世界统一字画院院士、世界美术家协会常委、世界美术家协会科学艺术讲师团教授、《中国全息书画统一研究专集》编辑委员会编委。

范曾先生出身于中国有450年历史、十三代诗人延绵不断的著名文学世家。他的文史哲著述中,所透露的人文关怀为国内外学界所共称,而其文章之雄奇优美,多次被誉为海内之首选。他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回归古典、回归自然”、“趋近自然”、“根本善”的专题报告。1984年,日本冈山县建立“范曾美术馆”。1986年,范曾先生捐建南开大学东方艺术大楼。范曾先生宅心仁厚,慈爱博施,被命名为“中国十大慈善家”之一。

范曾先生笔耕不辍,成果卓著,著有《大丈夫之词》、《范曾诗稿》、《庄子显灵记》、《范曾简墨》、《尊贤画集—范曾与八大山人神会》、《范曾诗文集》、《范曾韵语》、《范曾散文三十三篇》、《范曾海外散文三十三篇》、《老庄心解》、《范曾论文学》、《趋近自然》、《法乳传灯》等约150部,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119种。 有二十四字自评:痴于绘画,能书。偶为辞章,颇抒己怀。好读书史,略通古今之变。

艺术贡献

作为一代书画大家,范曾大隐于世,却心挂世人。千金散尽,独享平淡生活,收放之间,尽显大家风范。范曾先生作为文化人群体的代表,和企业家们一同行善,更能让中国财富上长出精神来,在中国知识阶层中有标杆的意义。人们只知道他的画,却鲜有人知道他的善行。范曾作画主张用石涛“一画论”之精义,力追天籁之境,精于白描,尤喜写意人物。他先后于香港、日本等地多次举办个人画展。

范曾作品1993年,范曾回国,他更潜心于绘画,行笔更加沉稳,更加注重表现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1993年北京正式展开书画拍卖活动后,他的画也成为拍卖场的在世画家的中心。1993年12月北京拍卖出的一幅《华陀望断图》,起价8万,最后以12万成交。

2003年4月30日,南开大学接到了第一笔用于抗击“非典”的捐款。这就是范曾向母校抗击“非典”工作捐助的50万元人民币。当时他身在外地,当得知天津出现“非典”疫情时,心急如焚。考虑到学校在抗击“非典”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他捐赠人民币50万元,并题字一幅“战胜非典,匹夫有责”,与全校师生员工共勉。南开大学副校长陈洪代表学校接受了这笔捐款,对范曾先生“战胜非典、匹夫有责”的义举表示赞赏,并说学校一定按照范曾先生的意愿用好这笔捐款。2004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在中华文学基金会的倡议下,季羡林、张锲、王蒙等55位著名作家学者向全国文学爱好者和社会各界发出倡议,募捐建立“育才图书室”,以使更多贫困地区孩子能享受到阅读的快乐。范曾为此捐助100万元,成为最高额度的个人捐款。2005年4月6日范曾又专门为新近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作画。17幅与教材选篇内容相关的人物肖像画,为这套教材增添了亮点。

范曾用纳税的方式支持国家建设,算是其人生独具一格的表达方式。2005年4月9日上午,北京市地税局局长王纪平亲自到荣宝斋为著名书画家范曾先生颁发了《2004年个人所得税完税凭证》。这张金额高达198万元的完税凭证是市地税局颁出金额最高的一张个税税单。

2008年5月12号,中国四川省汶川发生8.0级强烈地震。在这国家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关头,范老毅然捐出1000万人民币赈灾。

2009年11月23日上午,南开大学终身教授,艺术大师范曾向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展示中心捐赠300万元人民币,用来抢救、保护四川省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范曾老先生不仅外貌慈善,其对公益事业贡献更让人敬仰。据荣宝斋估算,1980-2009年间,范曾所捐赠祖国各地书画价值五亿三千万元。

2010年4月20日在中宣部、民政部、广电总局、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联合主办、中央电视台承办《情系玉树·大爱无疆》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特别节目,范曾老师个人为青海省玉树(7.1级)地震灾区捐款1000万人民币,做为赈灾款。

人物评述

画品居上之上,化人现身外身

范曾作品--文学泰斗钱钟书

束发倾心范伯子,腹中泰岱峥嵘起。

生晚恨不早百年,青眼高歌侍筵几。

神交老忽得斯人,四世指传不尽薪。

望古知更重新变,蹴踏诗城破万春。

-- 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国学大师钱仲联

我认识范曾有一个三步曲:第一步认为他只是个画家,第二步认为他是一个国学家,第三步认为他是一个思想家。在这三个方面,他都有精湛深邃的造诣。

--东方学大师季羡林

今天在座的范曾,他没问题,是当代的大师,是当代的大书法家,是当代的大画家,而且以我外行的看法,他不只是当代的,也是几百年来,没有一个像他这样的大。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

范曾人品有问题,当属可信。他的画,乍看不错,但看多了,千篇一律。 他的字,做作讨厌,帐房的毛笔字而已。(《李敖大全集》第十九册“李敖随写录前集”:《评范曾》1991年10月26日)

--思想家、自由主义大师李敖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