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需要能量支持体]
就算你是运动员般的强壮,也有失能需要他人支持的时候,就算你是心理专家,也有需要外在能量支持的时候。在家庭由父母表达支持,直到帮助孩子体验到更多生活和学习方面的“掌握感”和“胜任感”。在团队由领导和同事来支持,直到能体验到更多职业方面的“掌握感”和“胜任感”,然后成为一个有
[调整自己期望值]
有个人想帮助别人,可是花了许多时间最终却令他大所失望,倍感挫折的他说:“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我们可能看到别人只要努力,更大的可能生就能实现,但是效果往往不是这样。一方面,我们要考虑自己的教导方式是不是值得改进,如果我们已经用上了有效的方式,尽了一切的努力仍达不到好的效果,那
[这就叫独立]
独立就是自己有效的管理自己,除了临时病痛失去行动能力以外,自己能服务好自己;独立是靠自己双手的劳动来养活自己,不是指望从重要关系人那里索取;独立是自己信任和喜欢自己,不再为某个重要关系人不认同而委屈;独立就是当他人不信任自己时,仍为自己美好的品质而自豪,当他人不爱自己时,能为自己
[环境塑造人]
有个人到了一个积极的团队环境,很快他变得与以前不同了:人人都说他变了,而他不知道自己的变化与积极的团队分不开。因为亲朋好友都说他:“你变了,跟以前的你是不同的人了”。可是,他并不感恩心自己的团队,珍惜身边正能量的人,于是为了更高一点的待遇,他离开了原来那个积极的环境,到了一个工资
[尊重他人创造的生命形式]
有时我们期待某个重要关系人变得更好,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力创造自己的生命形式,或许他人创造的结果并不是自己想要的,但这是他自己的选择,不能享受后果就得承受后果。如果我们的态度是焦虑,那是我们自己内在有一种恐惧,如果我们的态度表现是愤怒,那也是我们内在有一种不被认同的恐惧,
会说的人为何不会写
作者:lan
yue
一个女青年从四川到外地需要讲普通话,她感到犯难,因为她说不了几句就要变成四川话。我的“生命教练”学员说:“她大脑里的颞叶(在耳朵两旁)的普通话词汇还不多,因为以前讲得太少,普通话的那个“区块”还不够发达。如果她要求自己多听,多讲很快就解决这
案例:成人行为筑造孩子心理结构
朋友五岁多的女儿“小豌豆”和我一起到超市购物,我们先在超市的快餐店进餐。
邻座一个与豌豆差不多大的女孩正吃着东西,一边的父母和奶奶都在关注着她。这孩子很可爱,一会她将面包屑掉在桌子上,她母亲非常爱清洁,总是立即去擦掉,还不停地吩嘱她说:“小心点,别打翻了可乐”
如果有人对你说,他想拿登山运动员的奖杯,却又不愿去登山,你会怎么回答他呢?你一定会说他做白日梦。世上确有人做着白日梦呢,希望自己富有,却不愿付出,不愿学习,不愿改变,却希望自己过得幸福。不过,我下面说的不是做白日梦,是用登山的故事,说明大脑里的一种状态。
阿勇和阿九是东西两个村子里的人,他们像兄
昨天我对一个青年说:“你帮我看一下空间散文,有哪些地方你看到感觉不太好,我需要站他人的角度审视自己”。经青年人挑剔后,我把介绍重新修改了。有人不解,许多人都不喜欢别人挑剔,我为何反其道而行?
当然,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权力照顾自己的“喜欢”,但是,如果我只是给自己看,就放在自己计算机里就可以了,即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