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五中全会心得体会手抄报

2017-01-13

【十大领域】

从5月27日至今,习近平接连举行三场座谈会,听取上海、江苏、贵州、湖北、辽宁、吉林等18个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人对“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在这三场座谈会中,习近平明确了中国在“十三五”期间需要补齐的“短板”,部署了需要取得“明显突破”的十大领域。

一是保持经济增长。“十三五”时期,中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习近平要求,挖掘增长潜力,培育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拓展发展空间,推动经济总量上台阶。

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发展,中国经济增长将完成三个转变:从主要靠投资、出口变为“三驾马车”协同带动;从主要依靠工业变为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从主要靠物质资源消耗转变为主要靠劳动生产率的提升。

三是优化产业结构。为提升经济竞争力,中国将改造传统行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业、并积极培育新的业态和商业模式。

四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将在科技、产业、企业、市场、产品、业态和管理等领域全面推进创新。 五是农业现代化加快步伐。相比于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当下的薄弱一环。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下,中国将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技术创新的步伐。

六是体制机制改革。习近平强调,改革是培育和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要围绕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突出问题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深化改革,增强改革意识,提高改革行动能力。

七是协调发展。目前中国已经推出了“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多个区域经济战略,未来,区域、城乡发展的协调以及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将成为政策重点。 八是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在调研中强调,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中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九是民生。今天的政治局会议指出必须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也要求全面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问题。

十是扶贫开发。对于这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繁重的工作。习近平要求各地采取超常举措,拿出过硬办法,用一套政策组合拳,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

核心提示:五中全会直面很多发展难题,其经略方策也气势恢宏,但落脚点还是普通百姓。这次全会已经明确,要坚持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共享式发展,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依归。有效的制度安排将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将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注重机会公平将使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颜晓峰教授受哲学熏陶多年,常能洞察发展难题,并力图慎思之,明辨之,运筹之,破解之。以此国士之学养作为宣讲家五中全会解读之开篇,当不负诸君!

很高兴来到宣讲家网和大家交流十八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十八届五中全会是2015年10月29日落下帷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以下简称《公报》)也公开了。我们就学习《公报》来领会五中全会的精神。这次交流的题目叫“牢固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想通过这个标题来表达我对五中全会精神的理解。

学习五中全会精神,主要是通过五中全会的重要文件来把握。主要有这样几个重要文件。一是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做的工作报告。二是习近平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讨论稿的说明。三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四就是《公报》。这次会议的精神主要是通过《公报》得到了集中反映。我们对五中全会精神的把握,我做一个大致的梳理,叫做“六个准确把握”。

(一)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的历史意义

五中全会的主题就是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就涉及我们怎样理解“十三五”规划,怎么理解“十三五”时期,这是我们对全会精神所要准确把握的第一点。“十三五”时期的历史意义,可以用两句话来表述。第一句话就叫做:确保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决战决胜。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也就是到建党一百周年时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在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就剩下五年。可以说,我们当前所处的历史时期,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决胜阶段。能不能取得胜利呢?这就有一个总体的规划。第二句话:奠定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坚实基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时要建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样的话,“十三五”时期可以说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奠定一个更加坚实的基础。通过这两句话的概括,我们就可以比较准确地把握“十三五”时期的历史意义。

“十三五”时期的历史特征是什么呢?是规划期与决胜期的重合。“十三五”时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重合的。同时,“十三五”时期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过渡期。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到2020年就算是实现了,实现以后,紧接着又要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过渡。我想这是我们对全会精神的第一个“准确把握”。

(二)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

“十三五”时期做规划,首先就要理解我们现在所处的发展环境。五中全会是这样定位的,即重要战略机遇期与严峻挑战并存。一方面,我们要看到我们仍然存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们在发展的道路上面临着这样那样的严峻挑战,这是并存的。这就构成了“十三五”时期的基本特征。“严峻挑战”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呢?就是: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多种多样这样那样的矛盾叠加在一起,矛盾的复杂性更凸显了。前进的道路上有这样那样的风险和隐患。在这样一个条件下,我们就要清醒地认识我们所面临的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

第一,利益分化多元,如何凝聚人心?随着我国的发展,利益格局发生了变化,分化成不同的利益格局,利益关系也是多元的利益关系。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对我们党和民族来说,凝聚人心这个问题很重要。

第二,需要核心价值,如何明确导向?我们现在有13亿人口,这样一个大国,必须要有一个核心价值观来把各个民族、群体、地区凝聚在一起。这就需要我们明确发展导向。否则,我们这个民族就失去了凝聚人心的基本核心价值。

第三,安全形式复杂,如何总体安全?我们的安全面临这样那样的挑战,无论是周边地区,还是我们的东海、南海问题,还有国内的这样那样的社会矛盾,我们怎样能保证我们的总体安全?前几天美国军舰在南海挑衅,它实际上就是对我们的国家安全环境、安全底线来进行挑战。

第四,发展动力减弱,如何推动发展?因为我们现在看到了,我们发展的速度从两位数降到一位数,还有下行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推动发展?与此相关的是,

第五,经济增速放缓,如何提高质量?大家都很关心经济形势,增速放缓了,我们仍然要发展,我们就是要在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上做文章。

第六,人民积极参与,如何扩大民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权益意识、民主意识、自主意识也在增长。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参与公共决策,要有自己的表达渠道。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呼应人民群众这种积极性来扩大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主要议题】

作为十八届五中全会的主要议题,“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从1953年至今,中国已完成12个五年规划(前十个为五年“计划”)的编制工作。由于2020年既是“十三五”的收官年,也是中国第一个百年梦想实现的时间节点,因此,这份规划将对中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五年做出怎样的安排成为各方热议的焦点。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