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创建文明城市手抄报资料

2017-01-13

《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使用的实地考察方法,具体方式

(1)实景(情)模拟验证,如拨打法律服务热线,拨打维权举报电话等;

(2)实地调查,即进入现场查证被考察对象是否符合测评标准,如到社区查看相关工作记录等;

(3)实地观察,即根据实地观察要求,在实地考察点、在一定时间内,对被考察对象进行实地观察。

全国文明城市测评考核时的数据采集方法

(1)听取汇报;

(2)材料审核;

(3)问卷调查;

(4)网络调查;

(5)实地考察;

(6)整体观察。

《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作用

一是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有导向作用;

二是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有激励作用;

三是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有促进作用。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道德模范的要求

(1)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规范化、制度化;

(2)制定帮扶生活困难道德模范的办法形成长效机制;

(3)运用新闻媒体、文艺创作等多种形式,采取座谈会、报告会等多种形式;

(4)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承担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结构及内容

《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包括“基本指标”和“特色指标”。“基本指标”反映文明城市创建的基本情况,共30项。特色指标反映城市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特色、城市整体形象,共3条。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需要打造什么样的环境

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市民教育的要求

(1)制定、宣传市民文明守则等文明规范,并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2)≥80%的街道建立市民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3)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教育形成制度,并得到落实。

创建文明城市对市民的要求

(1)市民要关注要知晓。

(2)市民言行要文明、人际关系要和谐。

(3)市民要广泛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

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项基本内容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社会主义荣辱观。

全国文明城市的主要评判依据

在《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中,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主要评判依据,使人民群众成为创建文明城市的最有力的参与者、最广大的受益者。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