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手抄报版面设计图片
自1988年从教至今,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何雅玲对教学精益求精,授业解惑的同时更注重言传身教,以自己的言行为学生立下治学修身的表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师节手抄报,欢迎参考借鉴。
何雅玲,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二届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她长期坚持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工作,坚守在教书育人第一线,任教27年以来,所主讲的《工程热力学》等课程听课人数已逾6000人次。主编《工程热力学精要解析》及合编教材5本,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负责的课程《工程热力学》2004年获评第二批国家精品课程,2013年再次入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作为主要参加者的《能源的高效利用》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她注重教学团队的建设,热心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所带领的团队2007年被评为国家首届优秀教学团队。教学中不断探索,积极实践教学改革,获多项国家教学成果奖,包括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
难能可贵的是,她辛勤耕耘在教学一线的同时又能努力钻研业务,长期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热物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担任“973”首席科学家,主持完成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基础研究,研究成果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各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2010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她成绩突出,是科研、教学双优人才,深受学生们的爱戴和同行的广泛认可。
不忘初心,悉心育人
何雅玲自1988年留校任教,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讲过《工程热力学》、《热工基础》、《高等工程热力学》、《工程热力学近代进展》等多门课程。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注重结合工程实际,及时地将本领域新的科研成果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不断丰富、充实、更新工程应用实例。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讲课风格。
教学效果一直受到学生的好评,所授的课程多次被学生评为“最受欢迎的课程”,多次被学生评为“我心目中的优秀教师”。有学生在给学校的教学情况调查表中这样写道:“何雅玲老师能在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引导学生树立更高的目标,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经常与学生谈话,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使我们受益匪浅。” 还有的学生说:“何老师忘我的工作、严谨的治学和进取的精神都为我们树立了最好的榜样,希望能有更多的这样的好老师”。有些外校来的旁听生,听完课后深有感触地说:“我真的很羡慕交大的学生,在他们的身边有这样德才兼备的良师益友,在他们求学的道路上,能得到适时的指导,这是一种多么宝贵的财富啊!”
来自山东大学的学生何倩然2010-2011年作为交换生来西安交大学习,如今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攻读学位。她2014年1月从美国专门来信说“何老师,我曾去西安交大交流,做您的学生是倩然一生中最美好的经历。这学期我修的高等工程热力学拿了A,这里的教授夸我底子好,我还跟他讲是因为我在西安交大遇到了中国最棒的热力学老师!对您的感恩是写不完道不尽的”。
她注重教学团队的建设,热心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所带领的团队2007年被评为国家首届优秀教学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