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元旦手抄报
导语:元旦快乐!许个美好的心愿祝你快乐连连!许个美妙的心愿祝你事业圆圆!下面小编为你送上元旦手抄报。
今天是元旦节,晚上我正津津有味得听着胡锦涛主席发表的《共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美好未来》的新年贺词,不知不觉中,我联想到了我自己。
09年已经过去了,新的一年来到了。仔细想想,09年还真是有悲有乐,更多的是学习生活上的快乐。09年里,我已从一个6年级的小学生长成了7年级的初中生了,新环境代表了一个新的起点、新的开始。经过努力,我的成绩终于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同学中的地位也不断提高。回到家,迎来的也不再是无聊的询问,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张笑脸。但是,人生不仅拥有快乐,还有悲伤。进入初中后,学业也不断加重,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生活不免显得有些无聊。
但是俗话说:“新年新气象。”只有不断完善自己,才能迎接新一轮的挑战。新的一年里,我又长大了一岁,我已经成了大孩子,因此我能做的不仅仅只是成绩的保持与进步,还要学会对为人处事的思考,独立解决发生的问题。试着放松生活,让生活变得快乐。高尔基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会有的。”体会生活中的快乐同样非常重要。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相信自己在新的一年里会有新的收获、新的成功。
今年的元旦真热闹啊!看!人们都穿上了新衣服,每条大街小巷都有那么多五颜六色的身影在晃动,像河水一样流淌,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商店刚开门,人们便像开了闸的潮水一样,把商店灌得满满当当。节日的彩灯把广场照耀得像白昼一样明亮。家家户户都清扫了房屋和庭院,贴上了春联、年画,挂起了灯笼,上面还有牛的图案,这当然是牛年了。门口还贴了倒“福”字。大人们手里拎着大包小包走亲访友。
到了晚上,小朋友们都跑出来放烟火了,瞧!“小导弹”就像真的导弹一样,冲向夜空中,不一会儿,在空中爆炸了,许多花瓣慢慢地降落了下来。我又看到“小蜜蜂”曳着红绿光在半空中嗡嗡飞翔;“夜明珠”拿在手上像法宝,映亮了半个天空;万花筒喷出的彩花有两米多高;“地老鼠”发出一百声吱吱声,在地上乱窜。爸爸点燃了一个爆竹,等“哧哧”响的芯子快燃完了,他的手猛地往地上一扬,“啪”地一声,爆竹在空中爆炸了……
在元旦,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欢快的笑容。
哈哈,新的一年来了,元旦节有来了,小朋友们又有新衣服穿了。
你们知道元旦节的来历吗?哈哈我来告诉你: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中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亦即农历或阴历,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今天所说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