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手抄报内容:国庆阅兵几年一次

2017-01-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根据全国政协决定,把阅兵列为国庆大典的一项重要内容。从一九四九年开国大典至二零零三年建国五十四周年,共举行了十三次国庆阅兵。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九年建国十周年,共举行了十一次国庆阅兵。

此后,连续二十四年没有举行国庆阅兵。直到一九八四年,根据邓小平的提议,中央决定恢复阅兵.并于一九八四年国庆三十五周年时举行大型的国庆阅兵式。一九九九年,党中央决定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的世纪阅兵式,庆祝祖国五十年华诞,2009年建国60周年在天安门广场大阅兵,恢复阅兵之后每十年一次大阅兵。

阅兵仪式有丰富的内涵意义:

阅兵历来被认为是展国威、扬军威的最佳方式。更是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形式;阅兵是军队对祖国和人民的汇报。国庆阅兵可以展示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和崭新风貌,展示军队维护祖国安全与统一、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强大信心,更是向全世界展现军事力量和民族凝聚力的窗口。因此,阅兵历来被认为是展国威、扬军威的最好方式;阅兵是国家军队信息化建设成就的集中展示,世界各强国不断加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步伐,在引进和吸收的基础上自主创新,发展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信息化武器装备,使陆、海、空、二炮联合作战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阅兵既是军队训练水平、作战思想的检验,亦是军队武器装备发展的一扇窗口,其武器装备成为阅兵的重要亮点;阅兵是威慑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有效手段。和平时期,军队的另一个主要作用就是威慑,而阅兵就是一种常用的威慑手段。它是国家使用不流血的军事方式来解决军事问题和政治问题的重要工具。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