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雷锋手抄报图

2017-01-14

你心目中的雷锋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其实不管他的样貌如何,他就是一个高大的中国共产党员!下面是编辑为大家推荐的我心中的雷锋手抄报图,希望你们喜欢!

我心中的雷锋手抄报图

我心中的雷锋手抄报图

我心中的雷锋手抄报图

子贡赎人和子路受牛

——孔子时代的雷锋精神

子贡赎人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翻译: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有人能把他们赎出来的,可以到国库中报销赎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端木赐)在国外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拒绝收下国家赔偿金。孔子说:”赐呀,你采取的不是好办法。从今以后,鲁国人就不肯再替沦为奴隶的本国同胞赎身了。你如果收回国家的补偿金,并不会损害你的行为的价值;而你不肯拿回你抵付的钱,别人就不肯再赎人了。

“子贡赎人”自损财物做了一件好事,本应该被树为道德典范,夫子为何要批评他?其实鲁国那条法律的用意是为了鼓励每一个人只要有机会,就可以惠而不费地做一件大好事,那怕你暂时没有预付赎金的能力,也应该去借来赎金为同胞赎身,因为你不会损失任何东西。子贡的错误在于把原本人人都能达到的道德标准超拔到了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如果鲁国君主为子贡之举树为典范—大肆通报、嘉奖、宣传乃至全国推广,会有什么后果?一、社会表面的道德标准提高了,人人都表态向子贡学习;二、道德水准的实际状况其实滑坡了,因为头顶已经高悬了子贡这样的道德高标,谁若赎回同胞后再去领取国家的赎金就会被认为是不道德的,然而又有几个人有足够的财力可以保证损失这笔赎金不至于影响自己的生活呢?

违反常情、悖逆人情的道德是世上最邪恶的东西。这是佛家的悟道之言。因为无数的教训已经告诉我们:把道德的标准无限拔高,或者把个人的私德当作公德,两种做法只会得到一个结果,这就是让道德尴尬,让普通民众闻道德而色变进而远道德而去!!

子路受牛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

翻译: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说:“这下子鲁国人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子路救了落水者,会因为这一善举获得大家的称赞。而之后接收了落水者送的牛,这让冒风险做善事的人获得了‘利’的补偿。子路因为救落水者而名利双收,这样一来,将来大家遇到落水者,自然就会去救了。这个影响是多么好啊。所以说孔子看事情看得深远啊!

一切大多数人都做不到的道德,都是伪道德。真正的道德就像空气那么重要,又像空气那么平常。真正的道德就是不损害他人的利益。“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道德并不是要任何人去做损己利人的重大牺牲,而是乐于做无损于己而又有利于人的好事。

《雷锋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作者:幸福的相守

二十二岁

本是多么阳光的年纪

就在XX年前的3月5日

《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

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

将缅怀与敬意

汇聚成

“向雷锋同志学习”

从此

雷锋精神

成为了

时代的感召

镌刻于中华的血脉与灵魂之中

雷锋精神

变成了

不朽的丰碑

教育和影响着一代代的华夏儿女

他非常“吝啬”

每月只花五毛钱去理发

他又很“阔绰”

两次捐款却用光了200元的所有积蓄

从望城到抚顺

从八旬老叟到三岁孩童

有谁不记得他的笑容

又有谁不知道他的姓名

你看

他甘于奉献

严冬时他把双脚当成了混泥土的搅拌机

他克己奉公

情急时用被子遮挡雨水来保住水泥

他助人为乐

直到十九岁才有了一身像样的行头

他爱岗敬业

从农场拖拉机手到钢铁厂工人再到部队士兵

他总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

远去的列车不会忘记

他为旅客端茶送水

破旧的雨衣不会忘记

护送大嫂回家让风雨汗颜

当年的汽车不会忘记

他把新中国的战士做的又红又专

在世的战友不会忘记

困难时有他及时的关心和帮助

他不是传奇

却把真情撒满人间

让需要帮助的人拥有温暖

雷锋不曾离开

他永远微笑地注视着我们

注视着这个给了他太多温暖和爱的世界

注视着这个因为有他的存在而变得令人动容的世界

他一直引领和鞭策着时代前进的步履

雷锋不曾远行

中国成长着千万个像他一样的“雷锋”

正用自己点滴的力量

正用自己向善向美的行为

为祖国的建设倾注了他们毕生的爱

雷锋就像人生价值的坐标

指引着我们奋进的方向

雷锋精神更像招展的旌旗

激励着我们不断地前行

《雷锋与雷锋精神》作者:十月冬

一个偏僻的村落造就出一颗闪耀的明星!

一个贫苦的家庭孕育出一种伟大的精神!

他,家喻户晓!

他,众所周知!

他们一同穷响神州大地。

贫穷、压迫,

蹂躏着他的心灵。

柴刀、死亡,

摧残着他的身体。

心灵的伤疤与身体的伤疤,

催促他顽强的走过来。

他走过来了,

走过了苦难的封锁,

走过了命运的折磨。

他终于拨云见日,

他终于找到了提升人生价值的舞台。

于是,

他做了融入大海的水珠,永不干涸。

他做了一颗不锈的钉子,毫不停息。

焦虑和担忧浸入了柔和的温风。

孤独和恐惧泊在了温馨的港湾。

弱冠二年,

电线杆砸出了璀璨的精神,

营房边写下了不朽的诗行。

一种善良、美丽的生命在这里完结。

一种温馨、感动的价值在这里出生。

多少人从泥泞中走过珍藏他的故事;

多少人从崎岖里跨越呼唤他的名字。

多少人在蜿蜒中迷茫被他指引;

多少人在岔路口徘徊受他的鞭策。

他是一盏明灯,

他是一根长鞭,

他是一组诗行,

他是一种美丽。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