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内民主选举

2017-01-14

开展团员意识教育首先要根据团员意识的要求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这就要求对团员意识教育的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使其更具针对性。下面小编带你了解团内民主选举。

团内民主选举

1.什么是团内民主选举制度?

团内民主选举制度是共青团组织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产生团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委员会的组织规程,是团内民主选举的原则、方法、组织程序等规定的总和。其中《团章》中关于团内民主选举的条文是团内民主选举制度的原则规定,团内有关选举工作的条例、规则、办法、意见等都是依据团章确定的原则制定的。团内民主选举制度是团的一项重要法规。

7.什么是团员意识?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团员意识教育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团员意识是团员在观念上自觉形成的区别于一般青年的意识,是团员在团内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思想基础和行为准则。改革开放条件下的团员意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政治意识。即拥护、执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自觉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目标下的共同理想,坚持和维护党的领导,脚踏实地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而努力奋斗。

(二)正确参与团内和社会管理监督的民主意识。即在团内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学习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知识,掌握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积极参与团内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选举和对团的工作的民主监督,并在维护党的领导,维护政府权威,遵守法制和纪律的前提下,积极参与社会的民主管理监督,做推进团内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力量。

(三)团员权利与义务平等一致的意识。即正确认识团员权利与义务对立统一、平等一致的关系,懂得在团章规定的范围内,自己享有哪些权利和利益,并学会行使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同时,明确自己应当履行哪些义务和怎样履行义务,把履行团员义务看作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团内生活中实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四)遵守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行为规范的法制意识。即要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用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并学会以法律为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和社会的安定团结。

(五)高于一般青年的模范意识。即要牢记自己是一名共青团员,时刻注意用团员的标准要求和鞭策自己,不断增强做一名共青团员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在本职工作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起带头作用,努力成为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模范,勤奋工作的模范,刻苦学习的模范,遵纪守法的模范和树一代新风的模范。

8.团支部如何开展团员意识教育工作?

开展团员意识教育首先要根据团员意识的要求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团员意识包括五个方面,与之相应,团员意识教育的内容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团的基本知识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等。正确确定教育内容是开展团员意识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团员意识是一个历史范畴,其内容将随着社会发展和团员队伍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充实和更新。这就要求对团员意识教育的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使其更具针对性。

其次,开展团员意识教育要坚持“热情爱护、严格要求”的方针,遵循共青团思想教育的基本规律。具体对团支部来讲,开展团员意识教育,主要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团员意识教育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团员意识教育的目的在于教育引导团员确立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条件下的正确思想观念,提高团员的思想素质,因此,它不仅是对团员思想进行纠偏和防范,而且是要启发、引导团员根据社会的发展,进一步加深对团员责任感、使命感的理解,不断完善自己的思想观念。这就要求团员意识教育要从团员思想中的积极因素人手,珍惜团员思想中那些健康正确的观念因素,坚持正面的教育,使团员通过理论学习和运用理论认识、分析现实问题,分清是非,提高觉悟,自觉确立团员意识,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共青团员。

(二)团员意识教育要面对现实,敢于讲真话。团员意识是对客观实践的反映,因此,团员意识教育必须立足于现实社会环境,既要用我国社会生活的巨大变革教育团员,又要正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解决团员现实的思想认识问题,使团员在全面认识问题的过程中,分清主流和支流,增强推动社会前进的历史使命感。

(三)团员意识教育要为团员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团员意识的确立来自对实践的反映,同时,又要通过实践去体现。因此,开展团员意识教育,必须把理论灌输和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为团员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团员的思想和行动得到统一,使团员意识教育不断深化。

(四)团员意识教育要坚持经常化,制度化。团员意识需要一个逐步确立的过程,因而,团员意识教育只有建立起内容上由浅人深,循序渐进,时间上互相连贯的稳定教育体系,才能走上系统科学的轨道。这就要求团支部必须把其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常抓不懈,形成制度,经常不断地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保证团员意识教育任务的完成,使团员意识真正转化为广大团员的自觉行动。

12.如何进行团员教育评议?

团员教育评议活动一般应按学习教育、个人总结、民主评议、团籍注册等步骤进行。学习教育即组织团员学习上级团委规定的有关文件,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主义、爱国主义、艰苦奋斗教育,国情教育和团的基本知识教育,提高团员的思想政治觉悟。个人总结即团员要回顾总结自己一年来的思想、工作、学习和在团的生活中的表现情况,肯定成绩和进步,找出缺点与不足,并形成书面总结材料。民主评议即在团员进行个人总结的基础上,召开支部大会或团小组会,由团员宣读个人总结,其他团员进行评议,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并由团支部根据团员的一贯表现和民主评议的意见,对团员作出综合评价。团籍注册即团支部要为民主评议的优秀团员、合格团员,在加强教育的基础上经帮助能够合格的团员,办理年度团籍注册手续,并表彰优秀团员。对极少数不合格团员给予必要的组织处理。

17.“推优”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中共中央组织部、共青团中央于1992年7月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工作的意见》,指出,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是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完善党的新生力量的需要;也是激发广大团员青年的政治热情,增强共青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需要。明确要求各级党团组织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和自觉性,采取有力措施,努力使这项工作在基层落实。今后28周岁以下青年入党,一般应从团员中发展;发展团员入党,一般应经过团组织推荐。使“推优”工作逐步成为党组织发展青年党员的主要渠道,使共青团员成为党组织发展青年党员的主要来源。中共中央组织部于1995年3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在青年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中,再一次强调了对“推优”工作的这一要求。

20.推荐优秀团员做党的发展对象的程序是怎样的?

“推优”工作以团支部为单位,在党支部和上级团委的领导下进行。其具体程序是:

(一)召开团员大会,介绍申请入党的团员情况,提出推荐标准。

(二)团员酝酿推荐对象,团支部委员会在对推荐对象进行全面考察并征求党支部意见的基础上,讨论确定推荐人选,填写推荐表报上级团委。

(三)上级团委审核并签署意见后,由团支部向党支部正式推荐。团支部书记由上级团委直接向有关党组织推荐。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