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节能领跑绿色发展黑板报
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单位、每一家公司、每一个政府部门都应该身体力行,节能减排,推动低碳经济。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节能领跑绿色发展的黑板报,欢迎参考借鉴。
当前,妥善处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能源资源、生态环境、气候变化的关系,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也是事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福祉的重大问题。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刚刚超过6000美元,加上发展很不平衡,还有上亿贫困人口,发展经济、保护环境、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艰巨。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发展方式比较粗放,资源环境对发展的约束越来越明显,支撑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如淡水、耕地、铁矿石、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人均占有量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43%、17%、67%、7%、7%,明显偏低。
同时,资源利用效率不高,2010年我国资源产出率与日本相比只及日本的1/7-1/5(主要资源种类不同),2011年我国GDP占世界的比重不到10%,但能源消费量却占全球的20%左右,主要工业产品单位产品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10%-20%。
由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少循环,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虽然已经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政策措施,抑制和减缓了一些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但生态环境恶化的总体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发达国家一二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并逐步解决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快速发展的30年里集中显现,呈压缩型、复合型特点,增加了我国环境问题治理的难度和复杂性。
生态文明建设:顺应国际潮流的历史选择
在气候变化领域,我国已成为世界温室气体第一排放国,人均排放也达到世界平均水平,虽然近10年我国碳强度已经明显下降,但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之中,温室气体排放还会合理、有控制地增长。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和危害越来越突出,从德班平台谈判开始,我国减排压力日益增大。
因此,在现有发展阶段、技术水平、管理能力基础上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要切实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不再走发达国家传统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道路,而必须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的科学发展之路。
去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中国梦”,具有诸多有利条件,同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凸显,成为我国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出发,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这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条件。
从人类发展大的历史背景看,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带来的生态环境危机深刻反思的结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18世纪中叶开始的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工业文明,工业化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
恩格斯曾经指出:“蒸汽机的第一需要和大工业中差不多一切生产部门的主要需要,都是比较纯洁的水。但是工厂城市把一切水都变成臭气冲天的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