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个人资料

2017-01-13

人物简介

稻盛和夫(INAMORI KAZUO),生于日本鹿儿岛县。1955年毕业于鹿儿岛大学工学部,曾就职于生产高压电流绝缘体的“松风工业”。1959年,在京都设立“京都陶瓷”公司(现为“京瓷”),起初员工仅有28人。10年后,公司在日本的股票市场上市交易。公司依靠着在新型陶瓷材料领域的先进技术,逐渐成长为全球大公司。1984年,稻盛和夫设立电信公司“第二电电”(英文缩写为DDI,是日本大电信公司KDDI的前身之一)。[1]

稻盛名下产业集团的销售总额达1兆2000亿日元。1984年,设立财团法人稻盛财团,并创设了京都奖。此外,也创立了以培养年轻一代经营人士为宗旨的“盛和塾”。其广为人知的经营管理手法被称为“阿米巴式经营法”。稻盛和夫与日本民主党关系密切,是热心的民主党支持者。2008年9月21日小泽再度当选民主党代表时,稻盛和夫作为嘉宾参加了有关仪式。2007年,在日本SUNMARK出版社主办的庆祝稻盛和夫的《活法》在日本销售突破50万册的时候,小泽一郎专程出席。稻盛和夫是著名的中日友好人士,2009年中国举行国庆60周年阅兵庆典时,稻盛和夫受邀在观礼台就坐。 1997年退休后,稻盛在京都某寺院出家修行。

2005年,担任立命馆小学校儿童顾问委员。其妻朝子夫人,是被称为“韩国农业之父”的禹长春的四女。

2010年,日本航空向东京地方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在民主党鸠山政府的三顾茅庐下,稻盛和夫以78岁的高龄出任日航的CEO,重整问题重重的日航。

在日本四大“经营之圣”(另三位分别是松下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索尼公司的创始人盛田昭夫、本田公司的创始人本田宗一郎)中,他是年龄最小而被尊为“圣”的。

稻盛和夫,1932年生于鹿儿岛,1959年创立京都陶瓷株式会社(即京瓷株式会社),以独自开发的精密陶瓷技术为基础,发展成为电子元件,信息通信设备系统,光学仪器等综合性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1966年任总经理,1985年任董事长。

稻盛和夫在1983年创立日本铱星系统株式会社。1984年创立“稻盛财团”任理事长,同时设立“京都奖”。同年创立关西蜂窝电话株式会社(DDI)并担任董事长。1994年创立DDI袖珍电话株式会社,1995年创立京瓷多媒体公司,分别就任这些公司的董事长。同时还担任京都部工会议所会头,日本商工会议所副会头等公职。1984年获得日本国政府颁发的紫绶褒章。此外,还分别获得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丹佛大学、圣地亚哥大学,英国克莱菲尔德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此外,稻盛和夫也创立了以培养年轻一代经营人士为宗旨的“盛和塾”。其广为人知的经营管理手法被称为“阿米巴式经营法”。稻盛和夫与原日本民主党代表小泽一郎交往甚密,其也是热心的民主党支持者之一。

2005年,稻盛和夫担任立命馆小学校儿童顾问委员。

事业成功之余,稻盛和夫1984年创立“稻盛集团”,同时更创设「京都赏」,每年表扬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卓越贡献的人士。此外,并出任以年轻一辈经营者为招收对象的「盛和塾」校长,培育新世代经营者不遗馀力,其经营哲学被日本企业界奉为圭臬。

他撰写的《活法》一书,提出的人生方程式,给我们一个新的角度,诠释积极工作对人生成就的巨大推动作用。

人物履历

任日航CEO

日本航空公司于2010年1月19日下午在东京地方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成为日本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大一宗非金融企业破产案。日航有58年历史,一度被视作“日本株式会社”战后经济繁荣的骄傲象征。

日航总裁西松遥当天卸任,京都陶瓷公司名誉董事长稻盛和夫将掌舵日航重整。日本首相鸠山选中稻盛作为拯救日航的恺撒。鸠山此前表示如果能够请动稻盛和夫,日本政府将不必再投入几百亿美元纳税人的钱去激活日航,就可以使日航重新崛起。

稻盛和夫于2010年1月13日公开表态愿意重新出山。不过他提出了两个条件:一是以零薪水出任日航CEO;二是他将不带团队去日航,因为他公司内部没有人懂航空运输。稻盛和夫说:“对于交通运输业来说,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门外汉’。我决定接受这份工作,原因是政府和ETIC都希望能以任何方式来阻止日本航空倒闭”。稻盛和夫重新出山的决定,在日本受到了广泛欢迎。鸠山由纪夫因为这个事件显示了日本政府的果断和有为,还提升了在民意调查中的满意度。

2010年2月1日出任破产重建的日航董事长,到2011年3月底共424天。一年创造了日航历史上空前的1884亿日元的利润,是“全日空”利润的三倍,前一年同期日航的亏损额也有约1800亿,这一来一去将近3600个亿日元,超过了为拯救日航日本政府3000亿日元的注资。

因宣告破产,日航的规模缩小到原来的三分之二,销售额缩小到前一年的四分之三,然而却取得了日航历史上空前的高额利润。

从横向来比较,因为缩小规模,日航这一年的乘客数量低于日本另一家航空公司“全日空”,但利润额却是“全日空”的整整三倍,这个奇迹不可思议。

仅仅用了一年时间,日航做到了三个第一,一个是利润世界第一,一个是准点率世界第一,一个是服务水平世界第一。就算稻盛离开日航,日航也能继续健康地发展了。稻盛和夫的哲学理念能一直推动着日航干部思想的前进,从而推动日航的发展。[2]

主要著作

《干法》

《稻盛和夫自传》

《人为什么活着》

《在萧条中飞跃的大智慧》

《拯救人类的哲学》

《稻盛和夫的哲学》

《企业家成功之道》

《追求成功的热情》

《敬天爱人》

《提高心性,拓展经营》

《愣头青的自传》

《稻盛和夫的应用哲学》

《你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活法》

《活法2:稻盛和夫说企业人的"活法" 》

《活法3:寻找你自己的人生王道》

《活法4:开始你的明心之路》

《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六项精进》

《阿米巴经营》 《创造高收益 壹》

《创造高收益 贰》《创造高收益叁》

《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经营十二条》

人物成就

拯救航空

2009年,正当他潜心佛学、安度晚年之际,日本航空公司负债1.5235万亿日元(约1220亿元人民币)宣告破产。日本航空公司不仅是世界第三大航空公司,更是日本的“翅膀”。“必须拯救这家公司”,时任首相的鸠山由纪夫登门E世博邀请稻盛和夫出山担任这家破产公司的董事长,几乎所有人都为后者捏了一把汗,怕他“晚节不保”。但是,没有想到,稻盛和夫欣然应允。

在他的领导下,日本航空公司接受了日本政府企业再生支援机构3500亿日元的资金援助。同时,各交易银行也最终同意放弃5215亿日元的债权。日本航空公司在实施一系列“重建计划”后,在宣告破产重建的第二年,就实现了扭亏为盈。2011年,公司不仅继续保持了黑字经营,而且纯利润高达1866亿日元。2012年9月,日本航空公司在东京证券交易所再次上市,宣告:我回来了!

1962年以来,日本政府的企业再生支援机构协助破产企业重建数,总共有138家,其中有将近半数的59家企业在重建过程中最终消亡,而重新获得上市的企业只有9家,而且从着手重建到上市的最短时间,也花了7年多。对比而言,日本航空公司的复活,的确是个奇迹。

拯救日本航空的五个秘密

是什么让日本航空在短短的时间里凤凰涅槃获得重生?公司上市后的第二个月,笔者有幸当面聆听了稻盛和夫的亲述。

稻盛和夫说,如果一定要说到秘密的话,这秘密有5个。

第一,是零工资的奉献给了全体员工很大的精神鼓励。“我接受政府的邀请出任公司董事长时,已是快80岁的老人,在许多的员工眼里,我是他(她)们的爷爷、父亲或叔叔,我一生与日本航空公司没有什么关系,却愿意不领一分钱的工资为日本航空公司的重建奉献最后的力量,给了全体员工一个很好的榜样。”

第二,按照政府再生支援机构的重建要求,日本航空要裁一部分员工,但是,同时也要保护更多的员工能够继续留在公司里工作。“我之所以答应政府的邀请到日本航空公司来担任董事长,是认识到不能让它倒闭,不能让它影响日本经济,尽可能地保住更多人的工作机会。”

第三,担任董事长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明确日本航空公司的经营目标,并将这一目标反复向全体员工传达,让每一位员工时刻牢记自己要做什么,公司要做到什么。“这一做法,与我创建和经营京瓷公司、KDDI公司一样。我觉得,只有把员工的幸福放在第一位,大家团结一心,经营者与员工的心灵产生共鸣,企业才能走出困境,才能获得健康发展。”

第四,在日本航空公司,用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和人生观,对企业进行了改革,尤其是对“官僚体制”进行了彻底的改革。“我首先对企业的经营服务意识进行了改革。制定了40个项目的服务内容,让员工和我一起拥有共同的价值观,拥有共同的经营理念,做到"物心两面"一致,形成了日本航空公司新的企业理念。”

第五,对于公司内部经营体制实施了改革,实行了航线单独核算制度,并确定了各航线的经营责任人。“统计工作实施速报制,各个部门的数据做到即有即报,公司详尽的经营报告做到了一个月内完成,以便让经营班子随时掌握公司的经营实况。”

对华贡献

稻盛是1975年实现首次访华的,之后他曾数度前往中国,并与这个美好的国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985年年初,为了日中友好事业,以时任国务委员的张劲夫先生为团长的中国政府要员组成的访日团一行视察了京瓷公司。在举行的恳谈会上,稻盛就京瓷当时正在努力开发面向未来的新型能源——太阳能电池进行了介绍,并当场表示有意向中国赠送一套“京瓷生产的太阳能发电设备”。张劲夫团长对这一建议非常感兴趣,并在不久后促成了日中双方启动这一项目。此外,京瓷公司还向“日中长江文明学术联合考察团”提供了资金方面的支持。还在中国开展了 “中国少年友好交流访日团”等多项交流活动,于2001年创立了“稻盛京瓷西部开发奖学基金”。从经济方面资助生活在中国西部地区的品学兼优、生活贫困的学生,为西部地区有代表性的12所大学的学生提供奖学金。

稻盛认为,中国在未来的持续发展过程中,急需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人才。基于这一想法而开展的“中国少年友好交流访日团”活动以及创办“稻盛京瓷西部开发奖学基金”,目的都是希望能够在培养人才方面为中国尽一些微薄之力。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