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马耀南个人资料

2017-01-13

马耀南(1902-1939),名方晟,字耀南。1902年生,山东省长山县三区北旺庄(今淄博市周村区张坊乡北旺庄)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3支队司令员。

2014年9月,马耀南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人物生平

马耀南7岁入私塾,后考入周村高等小学。1920年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中学。1924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学攻读机 械工程学。在校期间,被选为北洋大学学生联合会和天津市学生联合会的负责人。他信仰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参加了国民党。1930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得学士学位。马耀南积极投身反帝爱国运动,与进步同学一起组织反日会,到街头、农村宣传抗日救国,抵制日货。1929年出席国民党第三届全国代表大会,目睹国民党的黑暗腐败,愤而退席。后参加国民党的改组派,参与反蒋活动,后被开除国民党党籍,并遭国民党通缉。 1930年,马耀南以天津学界代表的身份参加了国民党在南京召开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参加了倒蒋(介石)运动。同年(1930年),国民党以亲共反蒋的罪名开除了他的党籍,并下令通缉。他决定摒弃国民党,走“教育救国”的道路。1933年,被长山县的乡绅们,联名邀请回本县当了长山中学的校长。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他看到国土沦丧,民众倒悬,便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革命。1937年12月,他同姚仲明、廖容标、赵明新同志一起领导了著名的黑铁山起义,担任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参谋长,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支队司令员。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7月22日,在桓台县牛王庄突围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7岁。[2]

主要事迹

组织武装抗日

马耀南1933年回乡应聘,担任长山中学校长, 秉持教育救国的理念。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他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暴行万分愤慨,下定决心投入到抗战的洪流。经中共党员林一山介绍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并同中共山东省委取得联系。 马耀南的抗日热忱,中共山东省委在制定抗日武装起义计划时,将长山中学作为重要的据点,先后派共产党员姚仲明、廖容标、赵明新到长山中学,成立了中共长山中学特别党小组,直属省委领导,一批中共党员在该校担任教员,培养训练抗日干部,组织发动长山地区民众抗日。他以教学改革的名义对课程进行调整,大量充实抗战救国的内容。又以办民众夜校的名义开办游击干部训练班,由共产党人讲授军事、政治课。后来其中不少人成为武装起义的骨干和附近各县的抗日积极分子。

他支持帮助党小组在校内组织“抗日后援会”,建立“民先队”组织,举办游击战术训练班,为举行武装起义做思想和组织准备。1937年12月24日,日军轰炸长山县城,国民党军政人员弃城南逃。

长山中学党小组当即决定赴黑铁山举行武装起义。次日(1937年12月25日),首先由姚仲明、廖容标、赵明新带领部分师生在黑铁山西麓太平庄举行抗日武装起义,成立了清河平原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支抗日武装。

赤诚爱国

马耀南出生于山东省长山县(今邹平)的一个农民兼手工业的家庭。父亲为私塾教师,母亲也知书达理。他自幼就受到家庭中关于忠孝节义的传统教育。少年时代,目睹德国入侵山东,占领青岛,在山东土地上筑路开矿,为所欲为。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当局屈从帝国主义摆布,同意日本取代德国在山东的权利,年仅17岁的马耀南义愤填膺。他在日记中写下了“我们要把帝国主义赶出去,我们要做真正的中国人”的豪情壮志。他进入山东省立济南第一中学后,积极参加爱国反帝活动。他同进步同学组织了“反日会”和反对日本侵略的游行,并组织同学到商埠宣传抵制日货和查封日货。在省立一中期间,他还参加了山东早期的共产党人邓恩铭、王荩美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活动,接受到一些共产主义的启蒙教育。 马耀南后来考入天津北洋大学读机械工程专业。在大学里,他是一位思想活跃、社会活动能力强的学生。他很快成为大学学生会负责人,并成为天津市学生联合会的负责人之一。为此,他有机会结识了天津市政府负责社团工作的中共地下党员张友渔。交往之中,张友渔着意从思想上给马耀南一些进步指引。当时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中国革命军正在南方顺利进行北伐。马耀南满怀革命激情参加了国民党,并很快成为天津市党部的领导成员。

由于蒋介石1927年发动“四一二”政变,屠杀共产党人,使北伐受挫,革命夭折。马耀南参加国民党的初衷受到致命的打击,对国民党的倒行逆施到了忍无可忍的境地。在他1930年出席国民党的三大期间,又目睹亲历了国民党内贿赂拉票的腐败行径。他当机立断,宣布退出国民党。他回到天津,积极参加倒蒋活动。蒋介石便宣布马耀南“亲共反蒋”并通令缉捕。马耀南为逃避通缉,先是跑到河北永清县中学教书,嗣后,又被聘到南通大学任教。1933年,他受家乡长山县各界联名邀请,回到故乡出任长山中学校长。他立志为国家培育有用人才,走教育救国之路。在他出任长山中学校长后,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办学方针。他把挂了多少年的那块“学校重地、闲人免进”的牌子摘掉,一方面欢迎民众到学校参观,另方面还带领学生走出校门,或扫街或修路,加强同民众的联系。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