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永明个人资料
翟永明,女,1981年开始发表诗作。中国当代最优秀的女诗人。1984年其组诗《女人》以独特奇诡的语言与惊世骇俗的女性立场震撼文坛。下面是翟永明详细个人资料,欢迎阅读。
人物概述
翟永明,女,河南人,1955年生于四川成都。1974年高中毕业,作为“知青”下乡插队,1976年回城。1980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今电子科技大学)。曾就职于某物理研究所。1981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曾旅居海外。
1984年,囊括二十首抒情诗的大型组诗《女人》,以独特奇诡的语言与惊世骇俗的女性立场震撼了文坛;1986年,该组诗在《诗刊》社的“青春诗会”发表后,更是引发了巨大的轰动。1996年出版散文集《纸上建筑》之后,成为自由撰稿人。在数十年的诗歌写作中,翟永明一直保持充沛的写作和思考的活力,每个时期都有重要作品问世,在中国诗坛具有无
可置疑的重要性。被普遍认为是中国当代最优秀的女诗人;东方最美丽的女人。翟永明1998年于成都开设“白夜”酒吧文化沙龙,策划举办了一系列文学、艺术及民间影像活动。
翟永明作品曾被翻译为英、德、日、荷兰等国文字。已出版诗集《女人》《在一切玫瑰之上》《纽约,纽约以西》等诗歌、散文集10多部。翟永明2005年入选“中国魅力50人”,2010年入选“中国十佳女诗人”。2007年获“中坤国际诗歌奖·A奖”;2011年获意大利Ceppo Pistoia国际文学奖[1] ,该奖评委会主席称翟永明为“当今国际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倾心艺术
翟永明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一个弟弟。姐姐莫然现在是著名作家、编剧,翟永明小时候看到姐姐莫然写,自己也开始写。中学时写了很多古体诗词,下乡两年又写了几十首,包括自己画的配图,可惜已全部遗失。翟永明接触西方现代文学是在大学毕业后。
高中毕业报名下乡,1976年夏天,十八岁到成都郊区静安大队下乡。生产队的人发现她爱看书,带她到家里找到一本《笔生花》。她父亲有不少古典戏剧集,她也带些《桃花扇》《西厢记》之类到乡下读。
1977年翟永明进入西南技术物理所工作。由于单位有很好的电教设备,看了大量西方电影,培养了她的审美,对色彩、造型、域度等视觉元素逐渐敏感起来。除了文学,她又爱上了电影、摄影、造型艺术等。
作为最后一批工农兵学员,她上了成都电讯工程学院,跟文艺毫不相关——她不喜欢;毕业后分配到物理研究所,对这份工作——她不喜欢。
二十岁出头的翟永明,由于写诗、倾心艺术,要求自由的生活。她是单位里第一个穿牛仔裤的人,被人看成是有点“坏”,不本分;她在文学杂志上发表诗歌拿了稿费,被人视为不务正业、在外面挣钱。
诗人生涯
女人独白
1983年,她写出了《女人》组诗,总共二十首抒情诗,以《独白》开始,“我,一个狂想,充满深渊的魅
力/偶然被你诞生。泥土和天空/二者合一,你把我叫作女人/并强化了我的身体”。诗中有很多句子流传甚广,比如,“以心为界,我想握住你的手/但在你的面前我的姿态就是一种惨败”,“我的眼睛像两个伤口痛苦地望着你”,“凡在母亲手上站过的人,终会因诞生而死去”,她像一个女巫,说出这些如咒语如谶语般的话。决绝的口气,激烈的抗争,秘密和痛苦,悲怆而绝然的情感,是翟永明对自己身为女人的体悟。
此诗写完后没有立即发表,只在一小堆朋友间传看。1984年,她在单位的打印室印了二十本单行本,“挺困难的,我们单位打印室一女孩跟我关系不错,油印是我们俩一起印的,很原始的,弄得手上都是油,印完再装订”。
青春诗话
1986年,《诗刊》举办“青春诗会”,邀请翟永明参加,同时还邀请了于坚、韩东。自1980年开始的《诗刊》“青春诗会”,在第一届曾以青春诗会专号的形式,让北岛、舒婷、顾城等一夜走红。一直以来,“青春诗会”被视为诗歌界的“黄埔军校”,在中国诗歌界有着巨大影响力。翟永明拿着邀请信向单位请假,最后领导倒是同意了,但也对她非常不满。
在那届“青春诗会”上,翟永明发表了组诗《女人》。她在“青春诗话”里写道,“我永远无法像男人那样去获得后天的深刻,我的优势只能源于生命本身。”《女人》组诗陆续被《诗歌报》和《诗刊》发表,漓江出版社还作为同名诗集发行。这组诗震惊了1980年代中期的诗坛,给她带来盛名。在序文《黑夜的意识》中,翟永明说:“我更热衷于扩张我心灵中那些最朴素、最细微的感觉,亦即我认为的‘女性气质’,某些偏执使我过分关注内心。”
人生转折
疯狂去职
翟永明1986年底辞职,那时候周围的人都觉得她疯了。她的单位是西南物理研究所,属于部级单位,待遇、福利都很好。要是当时不从单位出来,她现在最起码是高级工程师。但是这种严谨的科研单位并不适合翟永明,她觉得非常压抑。
1990年翟永明去美国。在美国一年半的时间,整个处于一种迷茫状态,不知道该干什么,也不知道是不是应该留下来。这段时间,翟永明基本上没有写作,越来越想回国。因为如果要呆下去,她就得放弃写作,去努力学英语,努力拿学位,努力找工作。好的话,就是过上中产阶级的生活;不好的话,就得为了生活继续打拼。这种生活对她一点吸引力也没有。
从美国回来后,翟永明开始考虑写一些诗歌之外的东西。于是,1996年,她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纸上建筑》。
酒吧沙龙
白夜酒吧是成都的文化沙龙。1998年5月8日在成都玉林西路85号落户。这是一个老院落,保留了民国时期的四柱三山式西洋门头。院内有一堵清代建渣夯垛老墙,其中夹杂汉代残瓦。东西两厢房部份保留原门窗。院中有两颗枇杷树及一枯树,两颗年代久远的老桉树遮天蔽日,将白夜笼罩在绿荫之中。
白夜酒吧是作家、艺术家、媒体从业人员、文学艺术爱好者的大家庭。这里有心意相通的朋友,也有节日热闹的聚会,还有隔三岔五的文化活动。白夜借酒精和文学艺术,把人们最自然的一面、最真实的一面完全地释放出来。
翟永明说,“‘白夜’让我的写作视界和对现实的理解都大大地打开了,并且让我的写作发生了很根本的变化。从1998年到现在,我的写作可以说是非常自由和多变,这在很多时候都与我关心的事情发生改变有关。我认为作家的写作应该跟随内心,内在的思想和观念变了,写作一定会变。这些年我出了两本诗集、三本随笔。其中《白夜谭》完全是记录‘白夜’和‘白夜’周边的艺术群体。”
著作出版
·《女人》诗集(漓江出版社1986)
·《在一切玫瑰之上》诗集(沈阳出版社1989)
·《翟永明诗集》诗集(成都出版社1994)
·《黑夜中的素歌》诗集(改革出版社1996)
·《称之为一切》诗集(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
·《纸上建筑》散文集(东方出版中心1997)
·《天赋如此》随笔集(东方出版社2008)
·《最委婉的词》诗文录(东方出版社2008)
·《坚韧的破碎之花》随笔集(东方出版社1999)
·《终于使我周转不灵》诗集(江苏文艺出版社2000)
·《纽约,纽约以西》随笔集(四川文艺出版社2003)
·《白夜谭》随笔集(花城出版社2009)
·《十四首素歌》诗集(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曾被翻译为英、德、日、荷兰等文字
代表作品
·《女人》(组诗)
·《静安庄》(组诗)
·《十四首素歌》等
荣誉奖项
·“中国魅力50人”(2005)
·“中国十佳女诗人”(2010)
·“中坤国际诗歌奖·A奖”(2007)
·“意大利国际文学奖”(2011)
策划主持
·《首届白夜·橡皮影音周》(成都·白夜艺廊2002)
·《专·业·余当代艺术展》(2003)
·《北大诗歌节·女性诗歌专场》(北京2005)
·《世纪城收集成都国际诗歌节》(成都2005)
·《蜜》专题美展(上海·顶层画廊2005)
·《别样》联展(北京·长征空间2006)
·“中德四人谈与《顾彬诗选》首发式”(成都·白夜艺廊2010)
·《汉英之间》白夜诗歌朗诵会系列活动(成都·白夜艺廊2011)
·《芙蓉新落·女艺术家九人展》(成都·白夜艺廊2011)
·《本土中的世界》中国·斯洛文尼亚诗人翻译工作坊诗朗诵(成都·白夜艺廊2011)